第2261章 遼東有變(第2/2頁)

孫策命人請來郭嘉、劉曄、沮授,商討對策。

在研討之前,諸葛瑾詳細介紹了遼東的形勢,看著地形圖,聽著諸葛瑾的介紹,郭嘉沒什麽反應,劉曄、沮授卻變了臉色。他們之前對遼東的了解比較淺顯,聽完諸葛瑾的介紹後,他們意識遼東的問題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而是一個長久的問題,必須從長計議。

“諸位,有什麽相法,不妨暢所欲言。”孫策看著眼前這幾個人,心裏安穩了不少。有這麽多的人才,他不相信解決不了遼東的問題。

郭嘉首先發言,搖著羽扇說道:“公孫度太沖動,不適合再任度遼將軍,趁這次機會罷免他吧。”

孫策點點頭。這是一個將公孫度調離遼東的好機會。他在遼東經營了那麽多年,有他在遼東,太史慈、董襲都放不開手腳。“誰適合接任度遼將軍?”

“閻行。”

孫策權衡了片刻,同意將閻行作為人選之一。閻行是一個優秀的騎將,做事也沉穩,應該能勝任度遼將軍的重任。

郭嘉又問道:“子瑜,遼東出了事,太史子義有什麽應對方案?”

諸葛瑾拱手施禮。太史慈的確準備了解決方案,但他負責的防區出了這麽大的問題,他首先要請罪,等待處理,而不是提出解決方案。如果孫策要撤他的職,他這個方案就沒有任何意義。

太史慈的思路很簡單:以守代攻,先整頓內部,肅清遼東屬國的烏桓人,將那些興風作浪的烏桓豪強連根拔起。夫余人、鮮卑人都是小問題,來了就迎戰,走了也不用追,針對性的關閉胡市,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服軟了,到時候再慢慢收拾。

“這樣能行嗎?是不是太示弱了?”劉曄疑惑地問道。

諸葛瑾笑著拱拱手。“劉軍師有所不知,胡人重利輕榮辱,與他們打交道也不能太在乎面子。若因一時不忿,怒而興師,深入草原,他們望風而逃,我軍勞而無功,反倒被他們恥笑。不如以靜制動,以胡市之利驅策之,方是長久解決之道。”

“關閉胡市,商人豈不是要受影響?”

“影響會有一些,但不嚴重。我們只是針對那些興兵作亂的部落,並非對所有的部落都一視同仁。胡人唯利是圖,有這樣的機會,他們絕不會放過,坐地起價,從中取利是必然的事。太史督已經和中原的商人溝通好,打算收下他們的貨物,發放給傷亡將士的家屬,以作撫恤。”

諸葛瑾取出一份詳細的方案,送到孫策面前。孫策看完,松了一口氣,又轉給郭嘉等人一一遊覽。郭嘉看完,和孫策交換了一個眼神,露出會心的淺笑。太史慈有定力,沒有亂了方寸,反而趁此機會收拾整頓遼東,沒有辜負孫策對他的希望。孫策甚至懷疑,太史慈早就收到消息了,佯作不知,等著公孫度犯錯,以便借此機會將公孫度趕出遼東。

在戰略思路上,太史慈和公孫度一直有分歧,只是沒有表現在臉上而已。

“軍師處仔細地議一下。”孫策吩咐道。

郭嘉應了一聲,又道:“大王,既然太史慈暫時無法西進,漁陽的事就不能耽擱了,大王當親取之。”

孫策轉頭看向劉曄、沮授。“你們的意見呢?”

劉曄拱手道:“事不宜遲,臣支持郭祭酒的意見。”

沮授沉吟了片刻。“劉修中才,不足為慮,真正要擔心的是代郡、上谷。秋冬將至,鮮卑人、烏桓人都有可能趁虛而入,大王既然親至,不妨將幽冀統一考慮,一舉平定之,免留後患。”

孫策很欣慰。雖說三人出發點不一樣,但大體思路還是相近的,而且眼界都不低,沒有局限於遼東,而是放眼整個幽州,甚至整個河北,正合他意。

“立刻召集軍師處所有的人員及中軍都尉以上將領議事。公與,這次由你來設計方案,當作入職考核。這不是針對哪一個人,軍師入職都要經過這一步的,子揚也未曾例外。說起來,子揚的方案可軍師處第一個優級甲等。”

劉曄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孫策特意提及這件事,讓他很舒服,對由沮授來負責設計方案不僅沒有意見,反而多了幾分期待。他很想看看這位河北名士究竟有什麽高明的謀略,能不能得到優級甲等。

沮授平靜如水,躬身領命。“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