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斬青龍(第2/2頁)

推而論之,哪怕劉備可以戰勝任何人,他也無法戰勝吳王。他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吳王所賜,至少是吳王的指點。如果不是吳王提醒,劉備甚至不會回幽州。這一切都在吳王的計劃之中,今天的局面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也許,向吳王稱臣,是劉備和中山國的唯一出路。

此念一起,關羽便有些猶豫。勸劉備向孫策投降?這似乎有些不妥。雖說孫策包圍了盧奴,但他孤軍深入,兵力也只有三萬余,一旦劉備率部回援,雙方決戰,至少劉備還是有機會的。集結幽冀兵力,劉備現在能動用的兵力至少六七萬人,是孫策的兩倍有余。

兩倍又如何?孫策率領的都是精銳,豈是劉備所領的幽冀之眾可比。

關羽心中忐忑,一時決斷不下,但他覺得就算不能勸劉備投降,提醒劉備小心些總是應該的。他決定給劉備寫一封信。鋪開紙筆,關羽斟字酌句,希望能表達出自己的擔憂,又不露怯。對他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從來沒寫過這樣的書信。

就在關羽塗塗改改,數易其稿,還是不能決定的時候,孫策派人送來了書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孤與雲長一別,雖久未謀面,卻常聞雲長笑傲北疆,縱橫無敵,甚是欣慰,今雖為敵,欲與雲長陣前相見,敘敘別情。不料雲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一戰張遼不勝,裂衣斷袖,二戰龐德受挫,青龍偃月刀亦不復當年之銳,實在可惜。既然如此,不見也罷。孤不日攻取盧奴,滅中山,解民於水火。雲長欲戰,孤命將授兵,以待雲長。雲長欲退,且作壁上觀。今奉上錦衣一襲,為雲長掩體遮羞,望雲長識時務,明形勢,莫作無謂之鬥。若能稱臣,共平天下,自當重鑄龍刀,否則雲長當退隱盡孝,生兒育女,為關氏延嗣為佳。

又附:河東有公明,不缺名將,雲長可放心矣。

關羽看完,不僅臉紅得要滴血,就連眼睛都紅了。他雙拳緊握,用力一砸,結實的木案裂成碎片,幾根木刺紮進他的手掌,鮮血直流,關羽卻更加狂怒,不僅將孫策的書信、錦衣撕得粉碎,更揮起殘破的青龍偃月刀亂砍,將整個大帳砍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欺人太甚,豎子敢爾!”關羽咆哮著,揮拳猛砸青龍偃月刀的刀柄,沒幾下就將刀柄砸彎,猶不解氣,又將刀身砸成兩截,扔下地上,咬牙切齒的跺了兩腳。“無此刀,關某就不能斷爾首乎?傳令,全軍飽餐一頓,椎牛犒士卒,明日破孫策軍,斬吳兒首級。”

大帳旁圍觀的將士驚駭莫名,連大氣都不敢出。

……

孫策收到回報,得知關羽暴走,自己折斷了青龍偃月刀,不禁啞然失笑。“關羽恃勇易怒,非大將之才,適可沖鋒陷陣爾。”

郭嘉搖著羽扇,笑道:“雖說如此,大王亦不可大意。一人搏命,十人難當,關羽本是萬人敵,如今盛怒之下,更非常人可敵。萬一被他狼奔豕突,潰陣成功,可就弄巧成拙了。”

孫策微笑著頜首。“子揚,你這計劃可以謹慎些,要不然是得不到祭酒首肯的。”

劉曄躬身致意。“這是自然。不過好在大王身邊不乏萬人敵,對付關羽綽綽有余。關羽乃是劉備麾下第一大將,若能破軍殺將,劉備必然喪膽。臣以為,關羽匹夫之勇不足慮,倒是劉備此人狡猾,當早作準備。莫使其逃脫,又生事端。”

孫策眉頭微蹙。“你擔心劉備棄冀州而走?”

“正是。”劉曄臉上沒了笑意,神情嚴肅。“劉備本非君主之器,卻有流寇之能,巍巍太行,縱橫千裏,若是劉備退守山中,恐非張燕之流可比,必成心腹之患,大王不可不防,祭酒亦當留意才是。”

說著,劉曄將目光轉向郭嘉,嘴角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