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0章 人心難測(第2/2頁)

郭圖哈哈一笑,撫著胡須,又順手拍了拍袁譚的肩膀。“那我就先謝過顯思了,城中戶口這些年雖有消耗,五六千戶總還是有的,分我一半,至少有二千戶,足夠養老,不用再看奉孝的臉色。”他笑了一陣,又道:“顯思,為了保住這二千戶的棺材本,我要提醒你一句,易幟之際,人心易動難安,你可要當心些。汝潁文武凋零,如今守鄴城的都是冀州人。劉備、逢紀在城外肆虐,城裏人難免三心二意,不乏有人想拿你的首級向劉備、逢紀請功,換取富貴。”

袁譚會意,郭圖雖然不預機杼,卻還掌握著一部分情報力量,尤其是對鄴城的情況很熟悉。他突然前來,應該是掌握了一些情況,而且關系到他本人的安危。雖然沮授已經安排了人監視諸將,但多一個消息總是好的。正如郭圖所說,這種時候最容易出現叛亂。他向前挪了挪,與郭圖抵膝而坐,四手相握。

“郭公老謀,還請郭公賜教。”

“審榮出城了,你知道嗎?”

袁譚眼神微縮,搖搖頭。“什麽時候的事?”

“出城是在天亮之前,回城則是日落之後。”

袁譚沉吟片刻。郭圖這句話聽似簡單,實際意味深長。審榮出城一整天,他可以走很遠的路,見很多人,做很多的事。況且他是天亮之前出城,他卻到現在還沒收到消息,說明有人在隱瞞消息。這自然是指向田豐、沮授,他們是城中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冀州人,尤其是沮授,他掌握著細作營。

“我馬上派人去查,還有呢?”

“顯思,你有沒有想過,若你向吳王稱臣,張郃何去何從?”

“張郃……怎麽了?”

“顯思啊,你真是貴人多忘事。”郭圖長嘆一聲:“你忘了麽,官渡之戰,張郃曾臨陣殺死韓銀。韓銀是韓遂的嫡子,韓遂是涼州豪傑,他的女兒、女婿都在吳王帳下聽命,張郃殺了韓遂的嫡子,他將來如何面對韓遂的女兒、女婿,如何面對韓遂?”

袁譚也緊張起來。細細說來,向孫策稱臣,對張郃來說的確不是個好的選擇。他是河間人,如今河間在劉備的掌握之中,據說劉備對張家還是很關照的,很可能暗中早有聯絡。柏人之戰,張郃說是為夏侯蘭所阻,未能及時趕到戰場增援,可這背後究竟是什麽原因,又有誰知道?

夏侯蘭能攔住張郃嗎?

見袁譚臉色變幻,郭圖知道他心中生疑了,接著又說道:“你再想想,公孫瓚是怎麽死的,公孫續能與張郃一笑泯恩仇嗎?”

袁譚倒吸一口涼氣,臉色蒼白。“邯鄲危矣。”

……

邯鄲。

張郃扶著城墻,眯著眼睛,打量著護城河對面橫矛躍馬,大聲挑戰的張飛。

但他關注的重點卻不是張飛,而是更遠處的一個儒生。

他目力很好,一眼認出這是他的故交,河間國頗有名氣的學者卑湛。就聽說卑湛因學問深受河間相種劭器重,引為親近,又將他引薦給中山王劉備。

卑湛出現在張飛的大營裏並不奇怪,但他出現在這種場合,那就難免令人生疑了。再聯系到張飛的挑戰,他懷疑這只是一個幌子——兩軍交戰,勝負豈會系於一人,他完全可以不理張飛,等他在城外喊累了,自然會回去——真正的目的是卑湛來勸降。

要不要與卑湛見面?張郃有些猶豫。出了城,不管他有沒有和卑湛說話,都會落人話柄,事情傳到袁譚耳中,難免會有猜疑。可是他又的確想聽聽卑湛會說些什麽。袁譚已經決定向孫策稱臣,他卻被推到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

向孫策稱臣,以後如何與閻行相處?袁譚窮途末路才降,原本就沒什麽談判的資格,連他本人的利益都保不住,遑論他人。身為降將,又與孫策的親信大將有血仇,他的前程幾乎可以想象得到。

何況還有可能搭上族人的性命。

張郃猶豫了半晌,拍拍城垛,冷笑一聲:“開門,我與張飛一戰,領教領教他這丈八長矛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