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章 折服(第2/2頁)

劉和嘆了一口氣。“令君,沒用的,他不試一試,怎麽會甘心呢。戰場畢竟是戰場,勝負並不完全取決於實力,他心有執念,絕不會因為雙方實力懸殊就會放棄,只會孤注一擲,置之死地而後生。”

荀彧苦笑。到底是相依為命的姊弟,劉和雖然不算聰明,對劉協的性格卻一清二楚。她說得對,就算劉協知道孫策的真正實力,他也不會放棄的,現在這個結果幾乎是必然的。求仁得仁,亦復何怨。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活著的人更應該著眼於將來。

將來會更好,如鳳凰般浴火重生的華夏衣冠將恩澤四海,德化天下,只可惜先帝看不到了。

願他的在天之靈安息。

荀彧的眼角有一點淚光閃過。

兩人沉默以對。不知不覺,馬車緩緩停下,有人拉開了車門。荀彧轉頭一看,陳群站在車前,躬身向劉和施禮。“長公主,有勞了。”

“無妨。”劉和起身,向陳群致意,伸手來扶荀彧。荀彧起身,搭著陳群的手下了車,劉和再次道別,關上車門,馬車緩緩駛去。

陳群聞著濃烈的酒氣,頗有些驚訝。荀彧不嗜酒,今天又是去見孫策,縱使飲酒也會很克制,怎麽會喝成這樣,連腳步都有些虛浮了。他什麽也沒說,扶著荀彧進了門,剛到中庭,荀文倩就迎了過來,見荀彧這般模樣,吃了一驚。

“阿翁,是誰逼迫你了,喝成這樣?”

“沒有人逼我,是我自己喝的。”荀彧揚了揚手臂,輕輕推開陳群,盡力穩住腳步,緩緩向堂上走去。走了兩步,他又轉過身,歪著頭,目光在陳群臉上停了片刻,又落在女兒臉上。“可有好茶?”

“有……”

“去煮些來。長文,你過來,我們說說話。今天與大王一席談,感慨良多,本當秉燭夜談,奈何郭奉孝有急事求見,未能盡興。”

陳群心中一動,給荀文倩使了個眼色。荀文倩也是個聰明人,聽出了其中的蹊蹺,轉身去準備茶水。陳群與荀彧上了堂,各自落座。荀彧有些過量,腿腳不聽使喚,不能正坐。陳群便取來憑幾,讓他斜靠在上面,又取來薄毯,蓋住他的腳,免得失儀。

“長文,你從小熟讀儒門經籍,可知儒門最大的問題在哪兒?”

“請阿翁指點。”

“厚古薄今。”

陳群既不附和,也不反駁,只是靜靜的“哦”了一聲,有些意外。他為孫策效力以來,這樣的言論聽得太多了,可是從荀彧嘴裏聽出來,多少有些意外。

“不以為然?”荀彧斜睨著陳群,嘴角輕挑。“這也不怪你,儒門重師法、家法,聖人之書一字不輕易,聖人之言一字不敢違,自然什麽都是過去的好,卻不知道聖人有聖人的好,今人有今人的好。聖人亦知因時而變,今人又焉能泥古不化。”

“阿翁,這是誰的高論?”荀文倩引著婢女,端著茶水過來,正好聽到荀彧的話,立刻接了過去。

“今日之聖人。”荀彧揚了揚手,打了個酒嗝。“……吳王殿下。”

“喲!”荀文倩掩唇而笑。“吳王是出了名的不讀書,他也做聖人?”

“這就是你不懂了。”荀彧哈哈大笑,示意荀文倩坐下。荀文倩倒了一杯茶,遞給荀彧,又給陳群倒一杯,順勢在陳群身邊落坐,兩人的手在案上自然的牽在了一起。荀彧看得真切,不由得一笑。“文倩,若是還在鄴城,你會和長文在室外牽手嗎?”

“阿翁……”荀文倩紅了臉,抽回手,嗔道:“這吳王究竟給你灌了多少酒,讓你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把他當作聖人,卻來開女兒、女婿的玩笑。”

荀彧大笑。“文倩,我問你,聖字怎麽寫?”

“聖字從耳,從呈,耳順謂之聖,這都是《說文解字》上寫著的,蒙童都知道,我豈能不知。”

“是啊,聖(聖)字從耳,耳順謂之聖,上古學問口耳相傳,未有文字,更無書籍。由此可見,是不是聖人,與讀不讀書沒什麽關系。書,不過是聖人傳道的途徑之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盡信書,無異於買櫝還珠,反倒誤會了聖人的真意。”

荀文傅與陳群互相看了一眼,驚訝不已。荀彧的酒話雖離經叛道,卻自圓其說,聽起來有幾分道理。但憑她對荀彧的了解,這種非議聖人的話絕不可能是荀彧自己的見解。難道是孫策?

“阿翁,這是……誰的高見?”

“你也覺得是高見吧?”荀彧感慨的拍著膝蓋。“你別急,吳王還有很多高見,我一一說與你聽。譬如以弈道喻治道,堪稱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