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2章 離別淚

見辛評顧左右而言他,曹操也有些怏怏,說了些公務,便讓辛評忙去了。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戲志才。如果戲志才還活著,他會輕松得多。法正和辛評分擔了戲志才的事務,卻不能精誠合作,還互相拆台,這讓他很費神。他不用查都清楚,辛評肯定匿著法正的消息不報,直到今天才說,就是不想讓法正立功。這人的心胸未免狹隘了些。難怪辛毗能與陳群等人齊名,辛評卻無緣其間。他們兄弟之間的差距也許不如劉繇、劉勛那麽大,卻也不可忽視。

曹操在飛廬上來回踱著步,考慮著如何尋找更合適的人選來分擔甚至代替辛評的事務。可供選擇的人選並不多,一是蜀中人才本來就不多,二是他不得不平衡不同派系的利益,尤其是要保證中原人的利益,畢竟他也是中原人。失去了中原人的支持,他遲早會被蜀中人架空。

曹操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借鑒孫策的經驗,多起用年輕人。年輕人功業心強,成見少,不僅易於接受新知識,也更容易接受他這個外來者,不會有那麽嚴重的本土觀念。

想法剛冒出來,曹操又不禁嘆了一口氣。說來說去,還是要學孫策,卻又學不到位。這麽下去,如何才能戰勝孫策,重整河山?他想到了曹昂。曹昂離開兗州,來到益州之後,他們父子交流了多次,曹昂堅持不與孫策為敵,說是信守諾言,但曹操總覺得他是被孫策擊潰了信心,不敢與孫策對陣。

他將曹昂留在成都,坐鎮後方,希望過一段時間曹昂能緩過來。但他又有一種感覺,曹昂也許永遠都無法恢復信心,能不能戰勝孫策,還要看他自己。他今年四十六了,還能活多少年,來得及為曹昂兄弟打下一片江山嗎?

如果吳王後生下了嫡子,又該怎麽辦?

曹操心煩意亂。曹昂來到益州,一方面增強了他的實力,陳宮、於禁、樂進等人都是難得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少麻煩,吳氏兄弟就非常警惕,更加迫切的希望吳王後能生下嫡子。吳王後與曹昂年齡相當,不可能讓曹昂奉她為母,生一下屬於她自己的嫡子就成了最好的選擇,據說吳班最近和青城山走得很近,很可能是想求廣嗣之方,也可能是想爭取天師道的支持,為將來爭嫡做準備。

一想到這件事,曹操就有些後悔。如果當初沒有娶吳氏,而是讓曹昂娶了這個女人,也許就不會現在的麻煩了。一時不慎,後患無窮啊。

“大王,那邊有船,可能是婁關來的。”身邊的彭羕忽然提醒道。

曹操順著彭羕的手向前看去,只見寬闊的江面上,一艘小船正逆流而上。現在刮的是西北風,船沒有舉帆,用的是槳力,逆流頂風,雖然水手很賣力,速度卻不快。

“永年,吳軍戰船的秘密查到了沒有?”

“沒有。”彭羕搖搖頭。“吳軍看得很緊,不讓任何人接近他們的戰船。那個荀攸陰險得很,我們收到的情報都是假的,看起來不錯,花費了人力、物力試制,沒有一個能用的。”

曹操咂了咂嘴。他知道荀攸,那人雖然話不多,卻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有他為周瑜主持情報,就算戲志才在世的時候都沒占著便宜,辛評就更不行了。蜀中也沒有優秀的工匠,想憑著細作看到的粗略信息仿制出新技術,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本李譔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可惜他遲了一步,李譔父子舉家遷到南陽去了。

在曹操的遺憾中,小船接近了水寨,一個信使上了樓船,向辛評匯報。時間不長,辛評又上來了,手裏拿著一份情報。不出彭羕所料,情報是婁關傳來的。婁關是一座新建的關,建在婁山上,安樂水(赤水河)畔,南行百裏便是周瑜所駐的牂柯郡的鄨縣(今遵義),再往南百余裏,就是周瑜大軍駐地,是周瑜出山進入平原地帶的必經之地,由夏侯惇、張任等人鎮守。這個消息就是夏侯惇派人送來的。

消息的內容很簡單,周瑜正在集結人馬,有出兵侵擾的可能,希望曹操能做好接應的準備。

曹操掂著薄薄的紙,心情卻沉甸甸的。時間這麽巧,會不會是周瑜感覺到了什麽,要先發制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曹仁可能就危險了。在叢林戰中擊敗主動來攻的曹仁,顯然要比攻破夏侯惇、張任把守的婁關更容易。

“聯絡安南將軍,讓他小心些,不要中了周瑜的計。”

……

……

大竹山。

群山環顧,茂密的竹林從嶺上一直沿伸到谷中,潺潺的溪水在竹林中穿行,匯成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奔向遠處的山谷。山谷兩岸的稻田中,初生的稻苗綠油油的一片,隨風搖擺。山坡上,幾只牛正悠閑自得的吃著草,不時擡起頭來,哞哞的叫上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