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3章 初見荀彧(第2/2頁)

半路上,孫策收到了朱桓的軍報,得知朱桓連夜拿下了定陶,將大軍收入城中,以守代攻,心裏最後一絲擔心也放下了。他放慢了行軍速度,到達葛陂大營後,與汝南太守王朗見了面,隨即召見荀彧。

荀彧在荀諶的陪同下,在附近看了兩天,得知孫策已經趕到平輿,很是驚訝。他不敢怠慢,立即起程,趕到葛陂與孫策見面。

夕陽西下的時候,孫策在葛陂旁的三層水榭上,第一次看到了荀彧。看著沿著曲廊快步走來,被夕陽照亮了半邊臉,宛如塗金塑像的荀彧,孫策笑了。

“令君,來得何其遲也。”

荀彧站在樓梯上,仰起頭,看著樓梯口高大英俊,滿臉笑容的孫策,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吳王少年英雄,威震天下,彧早有瞻仰之意,在長安等候多年,奈何吳王一直未至,這才延至今日。”

孫策大笑,伸手托住荀彧的手臂,將他引到閣中。四面的玻璃窗都開著,夕陽照在上面,映襯著被照得通紅的湖面,自有一番繁花似錦的燦爛輝煌。閣中很清靜,只有兩幾兩席,別無他物。

“令君請入席。”孫策邀請道。

荀彧看了一眼,站著沒動。“大王平易近人,彧深感佩服,只是禮乃君子立身之本,不可或缺。此非是大臣相見之禮,恕彧不敢從命。”

孫策揚揚眉。“今天既非大臣相見,亦非兩國談判,只不過是兩個神交已交的人初次見面,互敘平生而已。”他笑了笑,又道:“在令君眼裏,我還是朝廷的大臣嗎?那天子入兗州是什麽,巡狩?”

荀彧咳嗽了一聲,強作鎮靜。“天子是天下之主,何州不可入?”

孫策眨眨眼睛,臉上的笑容更盛,多了幾分戲謔之意。他背著手,來回踱了兩圈。“那令君來此,又是為何?指導孤迎駕的相關禮節?”不等荀彧說話,他擡起手,勾了勾手指。站在一旁的陸績上前,雙手奉上一份厚厚的文卷。孫策接在手上,輕輕地撫了撫。“那孤可能要讓令君失望了,戰事頻繁,虧空太多,入不敷出,孤不僅無力接駕,還要請朝廷撥點款項,以解燃眉之急,同時再處置幾個禍亂天下的奸臣,還五州百姓一個公道。”說著,手一揚,將文卷扔到荀彧的懷中。

荀彧猝不及防,下意識的伸手接住文卷,卻見上面寫著幾個端正的字:五年計劃匯總,心中一動,顧不上孫策的嘲諷,連忙翻看起來。他最近看了不少江東印行的書籍,知道體例,迅速看了一下目錄,隨即翻到第一卷的匯總卷。

前面是一段概括性的話,大體是這五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各項目標基本都超額完成,但因為朝廷亂政,曹操、袁譚先後入侵,十余萬大軍征戰沙場,軍費開支猛增,導致五年計劃功虧一潰,未能帶給百姓預期的福祉。

荀彧之前就看到路粹的文章,對此倒是沒什麽意外。五年計劃沒能完成,孫策要找理由解釋,將責任推到天子頭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當他翻到後面的幾項數據匯總時,他吃了一驚。

首先是五年來的財賦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自不用說,可是數據之大,讓荀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長安朝廷負責全局,清楚朝廷的收入情況,也對過往的收入有數。本朝太平盛世時,一年總收入大概在六十億到八十億之間,最高的時候也不過八十億出頭,最近這幾十年天災人禍,民變四起,逐年下降,連官員俸祿都發不出來,黃巾之後更是只剩下四五十億,朝廷缺錢,孝靈帝不得不賣官鬻爵,籌措費用。董卓之亂後,遷都長安,朝廷能控制的州郡太少。為了弄錢,劉巴幾乎想盡了辦法,每年也只有十來億,勉強供應朝廷的開支,官員的俸祿是能拖則拖。

孫策治下的五州人口多,情況肯定會好一些,荀彧之前估計應該在六十億上下,這已經接近朝廷之前的全部收入了。可是現在他看到五年計劃的匯總,早在兩年前,孫策治下的年收入就已經超過了六十億,今年更是高達一百三十億。

也就是說,在兩年時間內,孫策的收入翻了一番。

荀彧又掃了幾個數字,不禁微微一哂,合上了文卷,隨手扔到案上。“這等飾功諱過之數,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