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奪志(第2/2頁)

朱桓大喜,隨即召集各家家主,宣布了這個命令,總算將這件事處理妥當。

當然,朱桓、呂範、紀靈及諸將身邊也多了幾個侍妾,只有陸議潔身自好,婉拒了定陶大族的貢獻。

……

董昭聽完李典的匯報,決定向袁譚求援。沒有援兵,他很難守住昌邑,完成袁譚的委托。

他也清楚袁譚已經自身難保,所以他在向袁譚求援的時候,特別提了一句,希望袁譚能出面請天子出兵,派騎兵入兗州助戰。如今是冬季,雨水少,土地幹爽,利於騎兵奔馳,河流淺,可涉水而渡的地點多,如果能派騎兵入兗州,或是協助步卒作戰,或是騷擾朱桓的糧道,能極大程度地減輕昌邑的壓力。天子麾下有並涼精騎,足以與陳到、閻行率領的江東騎兵匹敵。

為了防止袁譚猶豫不決,董昭又寫了一封信,派李典送往行在,當面向天子說明利害,請他出兵增援。李典明白董昭的意思,感激不盡,帶著董昭的親筆信,匆匆出城。

送走了李典後,董昭來到工地,看著那些基本成型,只缺一根真正的梢杆的巨型拋石機,百思不得其解。暫且不論射程,為什麽明明按照圖紙加工的底座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是圖紙原本就有問題,還是其他地方搞錯了?

朱桓正在拿定陶試手,李進退守小城,小城堅固,糧食充足,但李進信心已崩,能守多久,誰也說不準。定陶一旦失守,朱桓就會移攻昌邑,屆時這些拋石機能不能發揮作用?

圖紙丟失,朱桓肯定已經知道了,但他做了什麽應對措施,董昭一概不清楚,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朱桓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這未免有些奇怪,如此重器,朱桓就一點也不擔心?難道說巨型拋石機的關鍵就是梢杆,沒有適用的梢杆,這些底座就沒什麽特別之處?

董昭一向自信,可是面對這些拋石機底座,他卻有些動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