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 有機可乘(第2/2頁)

想到蔡瑁在阿母面前的模樣,黃月英咯咯笑出聲來。“他才不會呢,我阿母看起來對他兇,其實最疼他了,誰讓他是這一房的獨子,又是個老幺呢。你看著吧,他這會兒肯定大包小包的往回帶呢。”

“金谷園什麽沒有,還要從你家帶?”

“你可別提金谷園了,我阿母嫌這個名字俗,都不願意去。所以也就是你說做金瓶,換了別人,我阿母才懶得理你呢。依她的心情,怎麽也得是玉瓶才雅致。”

“玉瓶?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找不到那麽大的玉啊,江東也沒有好玉工。”

“玉不成,瓷瓶也湊合,總比黃金的好。”

“這倒是可以考慮。”孫策想起剛才在黃家看到的那幾只青瓷器,覺得黃月英的建議可行。豫章這幾年比較太平,瓷器生產水平進步很快,尤其是蔡玨這一類有錢有閑還有文化的人介入後,不盲目追求產量,精益求精,出了一批精品。相比之下,豫州今年的陶瓷和琉璃生產都受到了不少影響,質量有些下降,競爭力明顯不足。

“真的可以?”

“當然可以,為什麽不?”孫策笑道。

“你是大王,金口玉言嘛,誰敢違抗?”

“金口玉言?誰信誰是傻子。”

“嘻嘻,那我信你,豈不就是個傻子?”

“那當然,一孕傻三年嘛。”

“啊——”

……

天子陰著臉,將手裏的報紙揉成一團,扔在案上。馬車搖晃著,紙團在案上晃來晃去,滾了下來,劉曄眼疾手快,將紙團接住,在案上展開,輕輕地抹平。

天子看了他一眼,眉梢一動。“子揚,你有何應對之策?”

劉曄沉吟片刻,說道:“陛下,今年是孫策那個五年計劃的總結年,快則年前,慢則年後,這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結果就要給出答案,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數據,更清楚孫策的虛實。”

天子揚揚眉,點了點頭。情報也分很多種,有確切數據的情報價值最高。孫策如果公開發布五年計劃的實施結果,他的實力究竟如何就藏不住了。從路粹的這篇文章來看,結果應該不怎麽理想,否則路粹不會大肆指責朝廷挑起戰事。這顯然是要推卸責任,為沒有完成計劃找理由。

可以想象,這個報告一發布,孫策治下的百姓心裏就更沒朝廷了。

“孫策說,征戰的消耗大,影響了百姓的生活,那如果陛下提議弭兵休戰,他有什麽理由拒絕?”

“弭兵?”天子眼珠一轉,眼睛亮了起來。這倒是個好主意,尤其是冀州。袁譚已經撐不住了,他本希望劉備能接管冀州,劉備偏偏又剛剛受了重傷,大將關羽又和劉備生了嫌隙,急切之間怕是騰不出手。如果能休戰,時間不用久,最多半年,冀州的形勢就要好得多。

天子坐了起來。“子揚,你詳細說說。”

劉曄點點頭。“俗語雲:家大業大,人多嘴雜。孫策勢力日增,文武日眾,相互之間爭權奪利在所難免。臣收到消息說,上個月,江東世家侵占土地,引發眾怒,孫策不得不殺了一批人。由此可見,孫策內部分歧已經嚴重到不可忽視。”

天子哼了一聲:“是啊,他一心想行王道,最後卻還是要行霸道,心裏怕是不好受。”

“陛下所言甚是。”劉曄附和了一句,又道:“征戰一年有余,荊州、豫州損耕最大,揚州卻無恙,民生殷富,連賣報的報童、搖船的船娘都穿越布衣。孫策若調揚州財賦以補荊豫,則揚州不肯,若不調揚州財賦補荊豫,則荊豫失望,此間調和,甚見君主之能。可以想見,分歧一定不會小。陛下若是提議弭兵,荊豫必然求之不得。若孫策接受,則荊豫百姓感激陛下仁慈。若孫策不接受,則荊豫必然離心。不論成與不成,於陛下皆有利無弊,這些欲加之罪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天子沉吟良久。“若是弭兵,我們該提什麽樣的條件,又做什麽樣的讓步?會不會養虎成患,錯失最後的機會?”

劉曄搖搖頭。“陛下,談不談是一回事,能不能談成,又是一回事。就算談成了,也不代表就要一直遵守,皆當因時而變。就眼下而言,臣以為可以用兗州換取河南。洛陽是舊都,這個要求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