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 離間(第2/2頁)

這都要感謝孫策。如果不是孫策咄咄逼人,對世家趕盡殺絕,讓天子感到了威脅,世家無路可走,我又怎麽可能從中取利呢?高祖的天下是項羽送的,我的天下是孫策送的,如出一轍。

劉備大喜,設宴為崔鈞等人接風,將他們引見給諸將。以後都是同僚了,有些政務、權力要交接,自然要先認識一下。看著滿堂的文武,劉備心裏樂開了花,唯有看到關羽時有些別扭。

關羽也別扭。一來他對劉備或者其他人將戰敗的責任歸咎於他不滿,二來他一向對名士什麽的不太感冒,看著崔鈞等人高談闊論,似乎只要他們略施小計就能打敗孫策,實在提不起精神。當劉備提出請崔鈞出任中山相,種劭出任河間相的時候,他忍不住說道,當年袁紹就是重用名士,結果汝潁系與冀州系不和,導致官渡大敗的。

一言既出,堂上熱鬧的氣氛立刻冷了。尤其是崔鈞,眉心皺成了疙瘩。他早就聽人說關羽桀驁不馴,無君臣之禮,對天子想籠絡關羽不以為然,現在親眼看到關羽放肆,又添了三分惡感,對大宛馬的事絕口不提,連看都不想看關羽一眼。

劉備陰著臉,垂著眼皮,一言不發。

關羽也覺得尷尬,拱拱手,借口不勝酒力,不等劉備應允,顧自起身離席,揚長而去。他出了中庭,剛想叫上親衛離開,卻發現周倉不在,一問才知道,周倉聽說天子使者帶來了一匹大宛寶馬,是賜給關羽的,心裏癢癢,先去馬廄看了。

正說著,周倉回來了,滿臉喜色,手舞足蹈地向關羽描繪了一下那匹大宛馬的模樣。那匹大宛馬身材高大,肩高近七尺,頭小頸長,身體強壯,比涼州馬還要高大,正適合關羽這種體型。有了這匹馬,配合偃月刀,關羽天下無敵矣。

關羽一時心動,可是想到剛才堂上劉備的神情,又不禁一聲長嘆,什麽也沒說,翻身上馬,急馳而去。周倉見情況不對,也沒敢多說什麽,帶著其他衛士,追趕關羽去了。

……

不知是不是崔鈞等人的到來讓劉備有了新的希望,他的傷口復原得很快,十天之後,他已經能坐起,甚至能慢慢地走路了。

這一日,他坐在堂上,看著庭中那匹像神獸一般的大宛馬,很是糾結。

傳說中的天馬啊,千金難求。天子將這樣的寶馬賞賜關羽,讓他很是為難。馬廄裏的人說,關羽身邊的周倉已經知道了這匹馬的存在,也知道是天子賞賜關羽的,不給關羽,關羽勢必記恨在心。給關羽,也是天子的恩情,與他無關,如今他和關羽有了嫌隙,萬一關羽離他而去,他也無法阻止。

有了這匹馬,關羽一直以來最大的軟肋就算解決了,以後還有誰是他的對手?這要是成了敵人,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劉備本想冷靜幾天,找個機會緩和一下關系,然後再將馬給關羽,沒想到關羽一直沒來。關羽這幾天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就連張飛去找他都吃了閉門羹。他這是幹什麽?身為前軍主將,出了這麽大的失誤,他難道沒有責任,不應該主動請罪嗎?

劉備氣憤難平,記憶像潮水一般湧來,讓他更覺委屈。他對關羽已經夠寬容的了,但關羽卻一點沒有改變,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像二十幾歲一樣沖動固執。孫策沒有挽留他,不會就是因為他的性格,擔心用不了,索性送到幽州來吧?

忽然之間,劉備愣住了,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孫策的陰險他是領教過的,當初建議他回幽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可不是什麽好心,而是讓他來牽制公孫瓚,只是他沒想到公孫瓚會與劉和同歸於盡。後來見他有可能獨得幽州,立刻派太史慈隨公孫續回幽州,甚至親自出戰,搶占了遼東。

既然孫策對他防範這麽嚴,讓關羽來幽州攪局,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

劉備輕輕的籲了一口氣。“益德,雲長說那句話,會不會有離我而去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