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6章 先機(第2/2頁)

我命休矣!

……

關羽死死的盯著太史慈,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為了向天子效忠,劉備將趙雲留給了天子,自領中軍,太史慈肯定是收到了這個消息,所以才將甲騎留給了公孫續,讓他沖擊劉備的中軍。騎兵與步卒最大的不同就是騎兵對將領的武藝要求更高。騎兵移動快,情況瞬息萬變,沒有時間來回傳遞消息,所以將領要沖殺在最前面,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形勢,做出判斷,並身先士卒,采取合適的戰術,身後的戰士不用想太多,跟著他沖就是了。

與指揮步卒的將領相比,騎兵將領的陣亡率要高得多。

劉備的武藝不差,但是比起趙雲來還差了一大截,尤其是面對甲騎,稍一疏忽,輕則大敗,重則全軍覆滅,甚至有可能當場陣亡。

“子義,好手段。”

“好不好,還要看最後的效果。”太史慈單手綽矛,身體隨著戰馬的步伐輕輕晃動。“雲長,不如你我一戰,你如果能擊敗我,就趕回去增援中山王,或許還來得及。”

關羽冷笑不語。他和太史慈多次交手,對雙方的武藝高低心知肚明。如果騎西涼馬,用青龍偃月刀,他有五六分勝算,現在嘛,能不敗就算運氣。況且他掛念劉備,哪有心思和太史慈比武較技。即使是眼前的形勢也不容樂觀,他和田豫只有五千騎兵,剩下的都是步卒,如果劉備被伏擊,無法趕來增援,他和田豫的處境也很危險,尤其是田豫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的情況下。

關羽迅速做了決定,提起長矛。“自從與子義一別,找不到對手,早就手癢了。今天既然相逢,本當領教子義的進益,奈何不慎,為子義所趁,心思不屬,未必能得心應手,還望子義見諒。”說完撥馬就走。

太史慈也不追趕,大笑道:“雲長,我說過,你雖然有絕世武藝,卻不得其主,除了為吳王效力,你是發揮不出真正實力的。今天你可以不戰而走,將來也要見我就躲嗎?”

關羽心中黯然,卻不肯露在臉上,陰著臉,回到本陣,迳直來到田豫的面前。

“國讓,中山王可能有危險。”

田豫見關羽沒有與太史慈交戰便主動返回,正自狐疑,聽了這沒頭沒尾的一句,更是莫名其妙,看看遠處的太史慈,又看看關羽。

關羽焦躁不安,又道:“太史慈可能將甲騎交與他人,派重兵奔襲中山王去了。他這兒只有二百甲騎……”

聽完關羽的分析,田豫卻有不同的看法。“兵不厭詐,焉知太史慈是不是將剩下的甲騎藏起來了,騙我們自退?我們有步卒,行軍速度不可能快,如果急於增援中山王,勢必要步騎分離,如此,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卒,都面臨著可能被太史慈突襲的危險。請將軍三思。”

關羽承認田豫說得有理,但是他更擔心劉備。“如果太史慈說的是真的呢?”

田豫咬咬牙。“就算太史慈說的是真的,也應該相信中山王有能力應付。當務之急,我們不能亂了陣腳,牽制住太史慈,也是為中山王減輕壓力。萬一……”田豫咽了口唾沫,心跳也有些快。“萬一中山王敗了,我們也能掩護中山王先撤。”

田豫沒敢說真話。他清楚劉備的能力。劉備很勇猛,但他用兵能力一般,尤其指揮騎兵的經驗不多,以前都是由趙雲指揮親衛騎。趙雲不在,指揮騎兵經驗最豐富的就是牽招,可牽招也沒有面對甲騎的經驗,驟然遇襲,很可能應變不及,讓劉備直接面對甲騎的沖擊。這個可能性並不大,需要幾個條件同時成立才有機會,可是誰又敢肯定太史慈不是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做了精心準備,就沖著這個機會去的呢?

關羽、田豫面面相覷,臉色都有些難看。不管太史慈有沒有這麽做,這種可能性至少是存在的。先機已失,在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前,他們只能先確保自己的安全,並做好增援劉備的準備。

除此之外,他們什麽也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