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3章 青州定(第2/2頁)

消息傳出,隱藏在海邊的黃巾余部、新舊海賊聞風而動,有的趕來入籍分地,有的請求從軍。沈友重新任命了樂安、濟南郡守,配置郡兵數千至萬人不等,並從立功將士中挑選郡守、郡尉及各縣令尉,不給世家再有反復的機會。

與此同時,沈友上書,請求撤銷漢置王國,改為郡縣。到了這一步,已經與漢朝撕破了臉,就不必再保留漢朝封建的王侯國了。

濟水沿線郡縣平定以後,甘寧撤出濟水,轉入巨定澤,對其他縣進行掃蕩,所到之處,無不攻滅,首級沿著官道掛了一路。青州世家抵擋不住,眼看著覆沒在即,有人選擇主動投降,先保住命再說;有人選擇向袁譚求援,請他立刻出兵;還有人趕往遼東,請青州名士管寧、邴原出面向太史慈求情,為青州保留一絲元氣。

……

袁譚接到青州世家的求援,率領三萬步騎,再次趕到平原。

徐琨得到消息,派人進駐漯水沿岸的漯陰、東朝陽等城,自己率部留駐歷城,等待反擊的機會。

掃清了濟水沿線的世家後,由得到了土地的普通百姓組成的郡兵很有戰鬥力,完全可以承擔守城的任務。這些郡兵大多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幾乎都有做海賊的經歷,有一部分甚至是黃巾舊部,戰鬥經驗豐富,如今得到了土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自然不可輕易放棄,而指揮他們的將領都是沈友、徐琨麾下積累戰功升遷的中下級軍官,大半畢業於講武堂,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上任後立刻加固城防,訓練士卒,準備迎戰。在他們的指揮下,這些郡兵雖然剛剛組建,戰鬥力卻絕非世家的部曲可比。

面對這些堅城,袁譚束手無策。這些守城的將領固然都不如朱然,可是他也沒有二十萬大軍,只有三萬步騎。攻城兵力至少要三倍於守城的兵力,可是徐琨、朱然在一旁虎視眈眈,甘寧隨時可能奔襲他的身後,他不能不留出足夠的兵力以防不測。如此一來,他能動用的兵力面對任何一座縣城都有些勉強。

這時,袁譚想到了董昭送來的巨型拋石機圖紙。

董昭得到巨型拋石機的底座圖紙後,立刻抄錄了一份送給袁譚。因為董昭試制的結果並不太理想——雖然相比於普通的拋石機,使用了新底座的拋石機能打得更遠,打得更準,卻離江東軍的巨型拋石機相去甚遠——袁譚也沒有仿制的興趣。可是現在面對這些縣城,他覺得或許能發揮用處。

縣城不比郡治,城墻沒那麽高,即使不攻城門,利用器械強行登城,難度也不是很大。如果利用拋石機進行遠程打擊,壓制城頭的守軍,再讓步卒登城攻擊,未嘗沒有機會。

袁譚的想法遭到了沮授的強烈反對。

沮授對袁譚說,世家被清洗,如今的青州是普通百姓的青州,他們剛剛得到土地,你想奪走,他們肯定不願意,一定會全力反擊。就算你把這些百姓都殺了,拿下青州,又有誰來支持你?

沒有戶口,青州就是一塊荒地。

至於巨型拋石機,效果當然有,但其材料難得,我們沒有足夠的儲備,制造要求高,我軍的工匠未必有那樣的技術。巨型拋石機還有一個致命弱點:移動不便,你在這裏造的,只能在這裏用,將來要攻其他城,這些拋石機就只能拆掉或者幹脆毀掉,到下一個城再建,成本太高,除非像甘寧一樣用戰船來運載。可是冀州幾乎沒有水師,無法和甘寧率領的江東水師抗衡,就算造出由戰船運載的拋石機,一旦交戰,也會成為甘寧的戰利品。

就目前而言,這種拋石機只適合守城,不適合攻城,與其費心費力的攻青州,不如提前準備,守冀州。沈友、徐琨遲早會進入冀州作戰的,在冀州擊敗他們的可能更大。

袁譚沉吟良久。“公與,我們還有機會嗎?”

“盡人事,聽天命。”沮授頓了頓,又道:“天子就在冀州,大王不妨聽聽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