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0章 教訓(第2/2頁)

可是這樣的話,他無法對孫觀說。他只能一邊答應孫觀,一邊拖延時間。昌豨已經是強弩之末,支撐不了太久,如果在他下山之前昌豨已經死了,那就不用救了。

但孫觀等不及了,眼看著昌豨的陣勢越來越小,隨時可能覆沒,孫觀帶著幾個親衛就沖了下去。紀靈想攔也來不及,扼腕長嘆,只得下令再戰。

看到紀靈下山,董訪喜出望外,命人讓開正面,將紀靈放進來,然後集中兵力,夾擊紀靈的身後。紀靈對董訪的心思一清二楚,不肯輕易前突,一直在山腳下立陣,憑借著士卒精練、裝備精良,步步為營,董訪幾次沖擊都沒能成功,反而折損了不少人手。眼看著孫觀與昌豨會合,正向外突圍,只得再向董昭求援,尤其是弓弩手,強弩手是冀州的看家本領,沒有足夠數量的強弩手,他們戰力大減。

董昭見戰鬥僵持不下,也有些猶豫起來。紀靈的頑強超出了他的想象,而援軍的表現又讓他不安。昌邑離此不過十裏,就算步卒、會被擋住,騎兵怎麽也全無蹤跡,滿寵在玩什麽陰謀?

董昭越想越不安,咬咬牙,下令撤退。孫觀、昌豨已被打殘,紀靈本部的損失也不小,總傷亡接近萬人,除了沒能抓住紀靈本人,這一戰的目的基本達到了,不如見好就收。

鳴金聲一起,董訪雖然不明白董昭的用意,還是迅速下令撤退。

冀州軍散去,昌豨一屁股坐在地上,號陶大哭。他身邊全是屍體,還活著的部下不足一曲,人人帶傷,有不少人傷勢很重,就算能救活也是殘廢。一時沖動,部下三千多人幾乎全軍覆沒,這虧吃大了。

孫觀也坐在地上,喘著粗氣,汗水混著血水從額頭流了下來,浸濕了戰袍。他的損失也不小,三停去了兩停,剩下的也是人人帶傷,他本人也受了重傷,激戰時還沒什麽感覺,此刻天旋地轉,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紀靈安排好了防線,趕了過來。孫觀、昌豨相扶著站了起來,向紀靈表示感謝。如果不是紀靈親自來援,他們必死無疑。

……

董昭撤退得非常及時。他剛走不遠就接到了昌邑傳來的消息,來援的不僅是滿寵和水師,還有朱桓親自率領的中軍。朱桓在後面,快則中午,最遲不過傍晚就能到達戰場。

董昭嚇出一身冷汗,不敢怠慢,下令以輜重車為掩護,強弩手夾陣而行,防止對方的騎兵沖擊。他很清楚,留在昌邑的守軍擋住滿寵沒什麽問題,面對朱桓率領的中軍卻沒有勝算,一不小心,連昌邑都可能有危險。如果昌邑城裏的物資和人質落入朱桓之手,麻煩可就大了。

董昭防得嚴實,閻行一路隨行也沒找到什麽突擊的機會。他派人送消息給滿寵和朱桓。滿寵雖然及時趕到,卻被昌邑城裏的守軍截住,無法前進,朱桓則遠在三十裏之外,根本來不及反應。滿寵看著董昭退回昌邑城,氣得以刀斫地,後悔莫及。如果連夜進軍,沒有在路上耽擱一夜,他一定能將董昭截在城外,形勢將對他們非常有利,兗州的戰事也可以迅速取得突破。

朱桓也有些遺憾,不過他沒有擺在臉上,反過來安慰了滿寵幾句,又派人送還紀靈的印信,讓他安心休整,不要擔心太多,他會從豫州征兵,補足紀靈的損失。紀靈感激不盡,作親筆書向朱桓請罪,承擔了全部責任,並表示將上書向吳王請罪。

戰事倉促而起,倉促而收,綜合雙方傷亡,董昭小勝一場,形勢雖然依舊嚴峻,卻不能說一點用處也沒有。紀靈損失太大,暫時失去了威脅昌邑的能力,董昭得以解除後顧之憂,隨時可以出城增援定陶,朱桓的兵力不足,只能暫緩進攻定陶的計劃。

這時,董昭收到了一個意外之喜:一隊斥候在單父附近與朱桓的信使遭遇,一番廝殺後,雖然沒能截住信使,卻撿到一些文書,其中包括一份巨型拋石機的圖紙,圖紙不全,但基本構件都在,只差梢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