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2/2頁)

因為張訥同時向朱桓請降,冤句就不算呂範的戰功,呂範也就沒有戰利品可言,所有抄沒的財物都要由朱桓調配。不過陸議和朱桓事先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做出了一些讓步,承認呂範也有逼降的功勞,分了一部分戰利品給他。

無功受祿,呂範有點不好意思,隨即接受了朱桓的命令,率部趕往定陶。

朱桓事先接到陸議的回復,也很滿意,調整大營,將正對定陶南門的位置讓給呂範,以便載有拋石機的樓船能順利進駐陣地,自已則將大營東移,準備迎戰從昌邑方面來的援軍,進攻定陶的任務交給呂範、滿寵,他不參與爭功,一心一意為呂範、滿寵提供掩護。

順利的拿下兗州就是他最大的戰功,董昭才是他的對手,李進已經不配和他交戰了。一想到這件事的時候,朱桓的自尊心就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有一種境界升華之後,俯視對手的感覺。

兩天後,呂範到達定陶,面對朱桓的安排,他非常滿意,第一時間趕到中軍大帳,向朱桓當面匯報攻取濟陽的過程。攻一個小小的濟陽用了五六天,如果不解釋一下,難免有貽誤戰機的嫌疑,萬一傳到孫策耳朵裏,這事就解釋不清了。

朱桓接受了呂範的解釋,但他也婉轉的提醒呂範,濟陽、冤句都是縣城,得失無關緊要,也起不到真正的練兵效果,定陶才是更好的對手。拿下定陶,兗州就沒有什麽城池能攔住他們前進的步伐,全取兗州只是時間問題。

呂範訕訕地應了。

朱桓隨即聚將議事。他首先與張奮商量,能否再造幾架巨型拋石機。張奮帶來了三架,威力是不小,數量未免太少,一個城門放一架,射速太慢,無法滿足要求。

張奮解釋說,巨型拋石機制造要求很高,尤其是梢杆,必須用鐵件加固才能避免折斷,僅憑木材本身是承受不了如此巨大力量的。當初黃大匠初造巨型拋石機,就曾因為梢杆折斷而砸斷了腿。除此之外,拋石機的支架要求也很高,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材,還要經過精心處理,如果幹燥不夠,或者尺寸誤差超過要求,都會影響精度。所以,巨型拋石機開始建造的時候就確定了求精不求量的原則,目的就是用於攻堅,而不是代替普通的拋石機和強弩。

呂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經過幾天與巨型拋石機配合作戰,他有點新的感悟。巨型拋石機威力巨大,可以在三百步外發起攻擊,直接破門,毋須像沖車一樣冒著對方的箭矢沖擊,更加安全,可以對以前的攻城戰法進行調整,集中三台巨型拋石機,猛攻一門,將對方的兵力吸引過來,予以重大殺傷,消耗對方的兵力,打擊對方的士氣,最後再用步卒進攻,強行奪城。

這麽做可以發揮巨型拋石機的技術優勢,先行摧毀對方城防,最大限度的減少己方將士的傷亡。他在濟陽的時候已經試驗過,被巨型拋石機連續打擊一天後,城墻上的防守力量所剩無幾,攻城的將士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實質性的反抗就順利登城了。

說起新戰法,呂範眉飛色舞,心情愉快,絲毫沒有注意到朱桓、滿寵等人無奈的眼神。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呂範都占了先機,拔了頭籌,新戰法開創者的名號非他莫屬了。

諸將聚在一起,反復商討,最後決定以定陶為對手,繼續完善、檢驗新戰法,爭取在定陶城下將新戰法的要點摸清楚,並訓練各部,讓所有的將士都能適應新戰法,為將來進攻昌邑做好準備。

說完這些,朱桓忽然有些擔心。“張祭酒,董昭如果想仿造這種拋石機,有可能嗎?”

張奮微微一笑。“將軍,兗州也有工坊,一直在模仿我們的馬車,可是到目前為止,最上等的馬車依然要花重金到汝南買,他們造出來的馬車就是不如我們的馬車平穩,不如我們的馬車輕快。至於拋石機,我敢說,就算我將圖紙給他,他造出來的東西也達不到同樣的威力。”

陸議一直在旁邊聽著,忽然說道:“將軍,我有一計,也許可以解決拋石機數量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