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0章 身不由己(第2/2頁)

收到曹昂的書信,袁譚和沮授等人商量了一番,決定接受曹昂的條件。時間寶貴,他們不能耽擱太久,白白浪費時間和兵力。盡快占領兗州,抓緊時間春耕,無疑對接下來的戰事有利。

很快,天子的回復也到了。他同樣接受了曹昂的條件,同意曹昂及其部屬去益州,並願意為曹昂提供沿途所需的物資,保證曹昂能夠平安順利的到達益州。

三月下旬,協議達成,曹昂讓出昌邑,帶領陳宮、曹仁等兩千余人離開兗州,趕往河內。呂布已經收到了天子詔書,親自到定陶城下受降,率部沿途保護,一直護送曹昂渡過黃河,脫離袁譚控制的地盤。

袁譚隨即進駐昌邑,傳檄兗州各郡縣。袁譚大兵壓境,兗州世家原本意見不一,舉旗支持袁譚的人不少,現在曹昂主動放棄,剩下的人也沒有反抗的意義,紛紛投降。只有城破被俘的程昱堅決不肯投降,袁譚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只好將他關在牢裏,好酒好肉侍候著,希望他有朝一日被感化。

占據了大半個兗州,袁譚沒有急著進攻。他下令休整,抓緊時間春耕,然後調整兗州的人事,重新分割利益。那些曾跟著曹昂反抗的世家當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就算不趕盡殺絕,繳沒一部分產業也是避免不了的。袁譚將空閑出來的產業、土地賞給立功的將士,提振士氣,為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

黃巾以來,兗州戶口驟減,拋荒的土地不少,倒是給袁譚省了很多麻煩。參戰的冀州世家都得到了不少土地,一時間人人歡喜,個個開心。

不過袁譚很快發現一個問題:兗州的人口實在太少,有土地,卻沒有人耕種,即使想屯田也只能實行軍屯,也就是用軍隊屯田。如此一來,至少在兩個月內,他無法組織大戰。即使如此,他能耕種的土地也非常有限。他畢竟不可能讓所有的將士都去屯田。為了防止豫州方面的反擊,他至少要保持一半兵力駐守睢水沿線,防止滿寵的進攻。

很快,袁譚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曹昂之所以能得到兗州世家的支持,是因為和豫州有大量的貿易來往,這些貿易不僅讓兗州世家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讓曹昂和兗州世家都能得到利益。大戰開啟後,因為兗州世家不肯依附孫策,豫州方向停止了所有的貿易,這些利益都沒有了,兗州世家不僅無法得到豫州商品,還要被迫接受冀州質量差一個档次,價格卻要高出好幾成的次品,生活水準迅速下降。

不少人開始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跟著曹昂投降孫策呢。

如何安撫這些兗州世家成了讓袁譚頭疼的問題。二十萬大軍的開支已經讓他難以承受,他拿不出更多的利益來安撫兗州世家,尤其是在冀州世家還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動用冀州的利益來安撫兗州世家更不現實。

此外,二十萬大軍的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兗州戶口太少,又大部分被世家控制著,能提供的糧食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二十萬大軍的供應,只能從冀州轉運。田豐接連送來消息,希望袁譚盡快做出決定。如果戰,那就速戰速決,如果不戰,那就將主力撤回冀州。數量太大,運輸的消耗驚人,冀州也支撐不了太久。隨著天氣變暖,黃河復流,江東水師隨時可能進入黃河,冀州、兗州之間的交通將更加艱難。

想來想去,解決的辦法似乎只有一個:進攻豫州。豫州的世家已經被孫策清理殆盡,卻有大量的戶口,錢糧之豐富絕非冀州、兗州能比。拿下豫州,他就有了足夠的錢糧賞賜將士,安撫世家。

但進攻豫州絕非易事,滿寵奉孫策之命,征召了二十多萬百姓守城,堅壁清野,大量的錢糧都在城裏,要想取得那些錢糧,他就必須攻城。高唐之戰再次浮上袁譚的心頭。如果豫州諸縣也像高唐一樣,那倉促進入豫州可能就是飲鴆止渴。

袁譚和沮授、郭圖反復商議,決定在春耕之後發起進攻。

在此之前,他要先拿下浚儀。

袁譚命荀衍率部進攻浚儀。為了確保他有足夠的兵力,能夠速戰速決,袁譚不僅調董昭為副將,協助荀衍作戰,還讓剛剛在定陶立了功的李進擔任前鋒,集結了步騎五萬余人,包圍浚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