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2章 分歧(第2/2頁)

虞翻攤開雙手。“既然如此,倒不如不耕,一心作戰。”他高高的舉起手,又用力一揮。“為王道而戰!百姓是王道的愛益者,自然應該是王道的保護者,如今王道受到霸道的威脅,他們難道只能等著大王去救?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大王行王道,減免賦稅,辦學堂,開啟民智,練伍卒,使戶戶有弓弩,習戰陣,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如果衣有帛、食有肉,春秋讀書,夏冬習武,卻不敵耕戰之民,行王道又有何用?一起行霸道算了。”

張纮沉吟不語,鮮於程目瞪口呆,郭嘉卻撫掌而笑,一邊笑一邊挑起大拇指。“虞相威武!”

虞翻拱拱手,又向孫策施了一禮。“大王,臣失禮,還請大王恕罪。”

孫策不置可否。虞翻說出了他的心聲,但他卻不能誇,要不然這廝更張狂。張纮是首相,話還沒說完就被他打斷了,一頓搶白,雖說有理,未嘗沒有故意搶風頭的意思。不過,始作俑者卻是郭嘉,是郭嘉給了諸葛亮一個優級甲等的高評,激起了虞翻對青徐系的敵意。

“奉孝,你以為如何?軍師處的兩個方案都是以守代攻,似乎有未盡之意啊。”

郭嘉收起笑容,躬身施禮。“更詳細的方案還在準備,但制定更詳細的方案之前,必須確定攻守方略。攻守勢異,消耗大有不同。譬如張相所言,若是暫緩對益州的進攻,情況則大不相同。”他頓了頓,又道:“有些事有跡可循,只是取舍之間,有些事卻只是猜測,消耗更難估算。”

“比如說?”

“大王,除了司州、益州、荊州,臣還擔心交州。交州一直沒有消息來,太平靜了,平靜得有些反常。”他瞅了虞翻一眼。“臣正想請虞相蔔一蔔,看看是兇是吉。”

孫策心有同感。這一點,郭嘉和他想到一處去了。

“仲翔,要不,你蔔一卦?”

“不用蔔。”虞翻一甩袖子。“不管交州發生了什麽事,不在大王控制之內就是兇,大王宜按兵待變,中原的戰事盡量由中原的兵力來解決。”他搓著手指,胸有成竹。“荊豫兩州有戶近兩百萬,勝兵者至少有百萬人,百姓手中的積儲足支一年,擊敗朝廷和袁譚並非難事。困難肯定有,傷亡也會有,甚至會很大,可若是虎狼都沖到門前了也不敢反抗,還能指望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士?大王當初在南陽講武堂論士道之三重境,為生存而戰、為自己而戰就是第一重境。荊州人已經證明了他們自己,現在該豫州人了。”

郭嘉眉心蹙起。“虞相的意思……是只憑豫州自身的人力、物力取勝?”

虞翻不解。“祭酒何出此言?大王雖在建業,江東子弟兵奮戰在前線的卻不下數萬,守高唐的朱然、解陳留之圍的陸議可都是吳郡人,更別說沈友、徐琨這二位都督了。”

郭嘉尷尬地擺擺手。“虞相誤會了,我可沒這個意思。我只是說,大王行精兵,兵與民畢竟不同。豫州百姓每年訓練也不假,可他們畢竟……”

“祭酒,關中、冀州之卒可都是如此,他們還吃不飽飯呢。論裝備、訓練,未必就比豫州之民強,要說優勢,也就是戰陣經驗罷了。可若是不戰,哪來的戰陣經驗?滿寵與董昭交戰……”

郭嘉也有些急了,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虞翻。“那幽並涼三州的騎兵又怎麽說?劉備有一萬幽州騎兵,天子麾下也有近萬的並涼騎兵,他們如果侵入豫州腹地,僅憑豫州百姓的零星伏擊可對付不了。”

虞翻冷笑一聲:“騎兵又能如何,難道他們還能攻城?祭酒剛才也說了,越是向南,對騎兵越是不利。只要豫州堅壁清野,縱使兩萬騎兵入境,無可劫掠,也只能不戰而潰。正因為如此,我才建議不春耕,示敵以必戰之意。”

郭嘉勃然變色。“虞相,你這是以肉飼虎,恕嘉不能苟同!”他離席而起,向孫策深施一禮。“大王,臣反對虞相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