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2章 當家難(第2/2頁)

“降他的職。”孫策沒好氣的說道:“讓他去稚縣。”

“不可。”張纮毫不遲疑,一句話就否決了。

孫策驚訝地看著張纮。張纮拱拱手。“大王,官員考核自有法度,跑官固然不對,因為跑官就任意處罰也不對。縣令長的升遷自有太守、國相負責,除非重大問題,不應該由大王親自處理。況且稚縣近山多事,需要得力之人,謝祥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謝祥有過,稚縣百姓無過,不當受無妄之災。”

孫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那就由張相按制度處置。”

“喏。”張纮再次拱手,隨即轉向郭嘉。“郭祭酒,今年的上計結果出來了,你可有心理準備?”

郭嘉摸摸鼻子,笑道:“我昨天剛收到夫人的家書,清點了家產。”

張纮不為所動,不緊不慢地的開了口。“今年截止到八月,五州共增加十三萬七千八百六十一戶,六十一萬九千三百零五口,增加墾田八十一萬五千三百四十一頃八十二畝,共計三百七十八萬三千六百五十二戶,一千七百一十九萬四千六百二十一口,田租共收獲米……”

郭嘉搖搖手。“張相,你就不用報得這麽具體了,我可以看報告,你直接告訴我超支多少。”

張纮哼了一聲:“截止到八月上計結束,基本和預算持平。”

郭嘉拍拍胸口,大笑道:“那我就放心了,今年還能過個安穩年。”

孫策聽得懂張纮的言外之意。八月上計結束之前收支平衡,九月開始肯定超支,而且是大幅度超支。魯肅進軍弘農不在計劃之內,僅這項戰事就動用兩萬人,多消耗軍糧十余萬石,其他費用加起來將近兩個億。如果這項戰事不能迅速結束,他就需要征兵來補缺,每年增加的費用至少二十億。這是一個大窟窿,別說郭嘉賠不起,他也賠不起。以目前的經濟形勢,每年超支兩三個億不會有什麽問題,超出二三十億肯定會有問題。

雖然致死的可能性目前還不存在,被人圍毆還是很不爽。老子要造福全人類,卻被這幾個渣渣拖後腿。

“張相,賈詡、董越反復,若不予以懲戒,損失會更大。”

“大王,臣並非抱一味綏靖之意,只是不贊成輕率的進攻。常言道,攻守之勢異,其力三倍,勞師遠征的消耗更是驚人。遼東有馬,又能牽制幽州,征之可也。河東雖有鹽鐵,非我急需之物,得不償失,不如守邊待敵。即使是對賈詡、董越施以懲戒,取函谷關,開其門戶即可,何必長驅直入,直到陜縣、弘農?由砥柱至壺丘,乃黃河中險絕之處,冬季水淺,水師尚能上下,春夏水盛,即使是戰船也難通行,屆時只能以陸運,消耗更大。”

孫策覺得張纮說得有理。魯肅攻取陜縣甚至弘農的確取得了不錯的威懾效果,但代價也是巨大的,潛在的風險也不小。從戰略意義來講,占據函谷關就可以了,成本最低。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這種事本來就無法強求一致。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總不能讓魯肅放棄弘農、陜縣退回來。張纮也沒這樣的計劃,他只是提醒孫策,不能輕率的改變預定計劃,擴大戰事的規模,尤其是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的代價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一是攻守之勢帶來的成本,一是長途運輸的成本。船運的成本最低,但黃河適合通河的時間很短,砥柱到壺丘這一段只能在冬季通航,汛期水流太急,逆流而上太困難,尤其是砥柱那一段,適合通航的人門在北側,非常容易受到河東的威脅。

“張相可有什麽建議?”郭嘉主動問道。

“取宜陽,盧氏,直抵商洛河谷,威脅關中,迫使朝廷分兵。再派人聯絡賈詡、董越,行離間之計。”張纮看著郭嘉,意味深長地說道:“當然,最關鍵的是妥善處理對魯肅部的賞罰,不能引發其他人效仿。如果都這麽不計後果,下次來的就不是我,而是虞翻了。”

郭嘉摸摸額頭,露出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