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2/2頁)

除了實力的損失,形勢也對他非常不利。他除了要面對朝廷與袁譚的夾擊,還要面對孫策。以前與孫策是盟友,他不僅不用擔心孫策的威脅,還可以得到孫策的支援。現在孫策翻臉了,四方勢力角逐,他作為實力最弱的角逐者,隨時可能被人一口吞掉。他本想在朝廷和孫策之間保持中立,現在卻不得不做出選擇。否則等不到孫策崩潰,他就先完了。

明明是一盤精妙的棋局,偏偏遇到一個莽漢,不僅將棋局攪了,連棋枰都砸爛了。

怎麽辦?賈詡騎虎難下。事到如今,他也不能突然改口,放棄為董卓復仇的口號,轉投孫策,只得命令董越放棄陜縣,退入河東。一旦遲了,後路被徐盛切斷,董越想退都退不了。

收到消息,董越不敢怠慢,第一時間渡河,總算搶在徐盛趕到之前安全撤到河東境內。

魯肅進駐陜縣,也迎來了他進入弘農郡後的第一個考驗,也可以算是賈詡給他出的一道難題。如果不能攻克弘農,他不僅不能渡河進攻河東,還必須派重兵把守陜縣,孤軍深入,長期對峙對他非常不利。若攻擊受挫,損失太大,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弘農縣城就是函谷故關,西漢時,應樓船將軍楊仆之請,漢武帝將函谷關東移三百裏,故關就喪失了作為要塞的意義,成了一個普通的縣城,後來一直做為弘農郡治。作為曾經的函谷關,如今的弘農縣城雖然不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地勢險要卻毋庸置疑,依然是個易守難關的要塞。

董越占據弘農數年,卻一直沒能進駐弘農,這裏是弘農太守的控制範圍。現任太守傅允是涼州北地人,三年前由皇甫嵩舉薦出任弘農太守。傅允一直沒把董越放在眼裏,這幾年不斷加強城防,防止董越強取。面對突如其來的魯肅大軍,傅允同樣沒有一絲懼意,一面傳書朝廷求援,一面動員全城百姓上城,準備死守弘農。

魯肅命令徐盛、蔣欽溯河而上,攻取弘農西的湖縣,阻擊從關中方向來的援兵,為進攻弘農做準備。

收到消息,賈詡一聲嘆息,派人聯絡還滯留在弘農的趙衢,催促朝廷答復。

趙衢就在弘農,他也氣得無話可說。在他看來,魯肅這麽快就兵臨城下,自然是賈詡引狼入室,養寇自重,逼著朝廷答應他的條件。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不答應賈詡,賈詡和魯肅聯手,別說弘農守不住,關中也有危險。由河東渡河,可以繞過潼關,直接進入馮翊。

……

天子大發雷霆,將趙衢的書信撕得粉碎。

“糊塗!”天子氣得臉色蒼白,嘴唇哆嗦。“皇甫太傅是朕的師傅,是平定黃巾、拯救大漢的功臣,能用來交易的嗎?賈詡提出這樣荒唐的條件,你們不鳴鼓而攻之,還想和他討價還價?”

楊阜、趙昂跪倒在天子面前,汗如雨下,一句話也不敢說。他們當然沒打算答應賈詡——在他們眼中,十個賈詡也比不上一個皇甫嵩,安定皇甫世家豈是賈詡這些人能夠相提並論的——但他們沒想到賈詡會出這樣的損招,直接放棄了函谷關、陜縣,引魯肅長驅直入。

如果不是傅允守在弘農,魯肅就直接叩關了。

現在問題嚴峻了,朝廷不僅要面對魯肅,還可能遭受賈詡的攻擊。如果賈詡與魯肅聯手,弘農失守是遲早的事。一旦弘農失守,僅憑潼關是攔不住魯肅的,更攔不住賈詡。

天子一聲長嘆,揮了揮衣袖,示意楊阜、趙昂退下。他知道這兩人沒有歹意,只是太年輕了,低估了賈詡的狠毒,以為都是涼州人就能同心同德。他們也不想想,賈詡等人是董卓的舊部,這些年之所以安份守己,並不是洗心革面,而是實力有限,不能為惡。

說起來,這還是孫策當初一戰全殲兩萬西涼精銳的功勞。

“虧得王公築了潼關,冥冥之中,也是天意。”天子站在地圖前,看著與弘農相距不遠的潼關,感慨不已。弘農雖然險要,畢竟不是當年的函谷關了,如果沒有援軍,堅守不了太久。好在當年西遷入關之後,王允讓當時的弘農太守王宏修築了潼關。潼關位置更西,更利於防守,以免在誅殺董卓後,當時駐守在弘農、河東的牛輔等人反攻關中。當時沒用上,還有人說是浪費人力、物力,現在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子揚,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