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章 易如反掌(第2/2頁)

“文和,這……這不行,怎麽能讓你一個人迎戰吳王呢?”董越拍著胸脯。“還是老規矩,我們並肩迎戰,不分彼此,你出主意,我們上陣砍人。我也不要河東,到時候你補償我的損失就行。”

賈詡一點也不意外。他知道董越沒那膽量接手河東,就算董越真的接了,他也能讓董越再吐出來。對付這些粗人,他有的是辦法。只是得意的同時,他心裏又有些隱隱的不安。如果李儒說的是真的,在孫策的眼裏,我是不是和董越、牛輔一樣愚蠢,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下而不自知?

“文和,你說,如果吳王來攻,我們該如何迎戰?”見賈詡出神,董越急不可耐地請計。

賈詡回過神來,從容說道:“我剛剛和文優先生商量過了,放棄函谷關。”

“放棄函谷關?”董越愣住了,一時沒反應過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然後呢?”

“且戰且退,先退到陜縣,不行就退到舊關。如果有必要,我們放棄整個弘農,退往河東。孟超,我說把河東給你,絕不是說笑。只要能活下來,別說弘農,就算是河東,甚至整個並州,我們都可以放棄,就看他們敢不敢來拿。”賈詡冷笑一聲:“當年跟著董公征戰,我們一撤千裏的時候多了,你不會忘了吧?”

董越恍然大悟,在心裏壓了很多天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放下了。對他來說,弘農並不是好地方,夾在孫策與朝廷之間,現在又多了一個袁譚,誰都得罪不起。既然賈詡主張撤退,又承諾將河東給他,他還有什麽好擔心的。退出弘農,讓孫策和朝廷拼命去吧。

董越越想越開心,一拍案幾,震得案上的杯盤丁當作響。“文和,聽你的,就這麽幹!”

……

魯肅一手撐著案,一手端著酒杯,輕輕搖晃著,不時瞟一眼辛毗。

辛毗低著頭,背著手,來回踱步。他手裏拿著一份文書,是今天剛收到的命令。收到這份命令之後,辛毗就陷入了長考,此刻文書隨著他的步伐上下晃動,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在敲打他,催著他前進。

鑒於賈詡和朝廷眉來眼去,聯盟解體,孫策要求他們進兵弘農。孫策沒有提具體的要求,他們卻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要做通盤考慮。李儒經過時,和他們見面,曾談到賈詡的用意,希望他們能夠體諒,不要逼得太緊,免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不這麽想,賈詡貪得無厭、不識擡舉,應該給他一點教訓。

可是辛毗也清楚,弘農不好打。從形勢上說,也不能打。

函谷關向西五百余裏,依山傍河,皆是險要,函谷關、陜縣,崤山、砥柱,沒有一處是好打的。就算一路順利,勢如破竹地占領弘農,又能如何?兵進關中,與朝廷面對面?以他們現在的兵力,與河內的荀衍對峙已經有些吃力,再揮師西進,同時面對河東、關中,實在有些勉強。

辛毗苦思良久,還是無法把握孫策的真正意圖。孫策對戰區督的要求一向很寬泛,自主權很大,他一直覺得這是好事,現在卻有些頭疼,他已經有好久沒這麽為難了。

“都督,大王的意思會不會是配合賈詡,賣個破綻,誘朝廷主動出擊?”辛毗停住腳步,轉頭看向魯肅。作為軍師,他不願意做出這樣的結論,但他實在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釋了。

魯肅撚著手指。“有這個可能,但絕不僅僅如此。”

“那大王還可能有什麽用意?”

“教訓賈詡,迫使賈詡俯首稱臣,否則就將他逐出弘農。”魯肅歪著嘴角,眼神冷峻。“賈詡很聰明,但他有些自作聰明,總想著狐假虎威,依違於朝廷與大王之間,兩面取利。況且涼州人陸續入朝,他有點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不打破他這個幻想,他就始終是一個隱患。”

辛毗沉吟片刻,點點頭。“這倒是有可能,可是怎麽打?以我們的兵力,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啊。”

“盡全力打。”魯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如果能逼朝廷出關,在弘農境內決戰,總比在南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