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三路並發(第2/2頁)

許攸能做的就是守城待援,只有吳懿或者張魯率領主力趕到,他們才有與黃忠一戰的機會。

黃忠從容的收割了城外的莊稼,開始打造攻城器械,做強攻上庸的準備。

……

清浪灘。

賀齊坐在樓船之上,看著遠處山坡上的旌旗,嘴角挑起一抹輕蔑的冷笑。

一群蠻子,不自量力,過兩天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我賀齊的實力。

在這一年時間裏,賀齊一直駐紮在此,沒有前進一步。他多次發起攻擊,都被據險而守的蠻子擋了回來。倒不是他無法攻克這道險關,而是他無法確保傷亡的比例不超出標準。周瑜先後派來了大量的木學堂匠師和本草堂醫師。匠師改造戰船,設計、打造軍械,醫師們收集草藥,為將士們處理傷口,有時候還為附近的山民治病。

看起來,賀齊是這只大軍當之無愧的主力,可是他自己清楚,這些匠師、醫師才是主力,他不過是配合他們,驗證他們的工作成果。這讓他多少有些郁悶,後悔當初不該爭這個任務。但一年下來,效果也是明顯的,經過改造的戰船速度更快,防護能力也更好,即使面對鋪天蓋地的箭雨也能勇往直前。醫師們也收集了足夠的草藥,對山林中的濕熱導致的疾病有了一定的認識,治療效果顯著提升。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荀攸的計劃很精妙,各種因素保持相對平衡,絕非臆測。

總攻的機會已經成熟,就在這兩三天。

一艘小船從下遊劃了過來,船頭站著一個士卒,手裏舉著一面象征著信使身份的三角小旗,沿途的大小戰船紛紛避讓,小船駛到樓船下,樓船上的士卒用長長的鐵鉤勾住小船,拖到樓船邊,系上纜繩,將小船固定在樓船旁,信使跳上樓船,快步上了飛廬,來到賀齊面前,雙手遞上一份用銅筒封好的公文。

“將軍,周都督的命令。”

賀齊接過公文,查驗了上面的漆泥。原本是用封泥,但封泥容易剝落,浸了水容易糊,後來經過試驗,在裏面加了漆,就不怕水了,也更堅固。賀齊敲落漆泥,取出裏面的命令,先看了一眼最後的簽名,是周瑜那別具特色的筆跡,不禁笑了笑。

周瑜的書法越來越精妙了。如果以書法定官爵,他這個九都督之首名至實歸,甚至可以和吳王比肩。

看完公文,賀齊眉頭皺了起來,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兩下。過了一會兒,他才漸漸恢復了平靜,轉身提起案上的筆,蘸了墨,簽上自己的名字,嘀咕了兩聲。信使沒聽懂他的會稽方言,但他身邊的親衛卻聽得清清楚楚。

“噫,又讓那山賊拔了頭籌。”

……

襄陽。

孫策站在屋子中間,四面擺著幾個沙盤,墻上掛著巨幅地圖,一群參軍圍在一旁,交頭接耳,低聲討論,帶著說不出的興奮。

“我覺得這次周都督的戰果會大一些。正面吸引,迂回包抄,一舉重創五溪蠻主力不成問題。”

“很難說,五溪蠻不過是一群蠻子,有什麽主力不主力的,他們不配做周都督的敵人,曹操才是。周都督會擊敗他們,卻不會殺傷太大,示威的意義更大。就戰略意義而言,清浪灘也不能和上庸相提並論。”

孫策轉身,向屋外走去。他出了門,身後的議論聲頓時大了幾分,更加激烈。周瑜、黃忠、魯肅不約而同的送來了作戰計劃,準備在近期內發動攻擊,讓年輕的參軍們非常興奮,在分析戰局之余,紛紛為心儀的都督造勢鼓氣。

郭嘉跟了出來,扯開衣襟,搖搖羽扇,用力扇了幾下。“接連收到作戰計劃,連我都有些熱血沸騰了。”

“是啊,沒想到這麽巧,三路同時出擊。”孫策靠在欄杆上,籲了一口氣,掩飾不住心中的快樂。對戰果如何,殺傷多少,他其實並不是太在意,從收到的作戰計劃來看,三位都督和軍師都達到了預期,尤其是徐庶,這幾年在武關的光陰沒浪費,黃忠對他贊不絕口,將他列為攻取房陵的首功,徐晃、鄧展也對他很佩服。

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年多的練兵,周瑜、黃忠兩部對山地戰的掌握又上了一個台階,同等兵力下輕松碾壓對手,收獲的季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