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奪關(第2/2頁)

但魯肅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袁譚剛走沒幾天,魯肅就包圍了旋門關。

旋門關即古虎牢關(注1),是洛陽的東大門,建在大伾山上,北臨黃河,南臨嵩山,西臨洛水,由此渡河可進入河內,向並州、冀州,由此向東可直入兗州、豫州,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張楊清楚,列陣而戰,他未必是魯肅的對手,再說也沒必要為袁譚拼命,消耗自己的實力,但輕易退出河南也不行,守住旋門關就成了最明智的選擇。

魯肅派人給張楊送了一封信。我知道來河南並非你的本意,所以也不想為難你,三天之內,你放棄旋門關,我可以保證你安全渡河,絕不發起攻擊。如果你不肯放棄,那我一旦開始攻城,刀劍無眼,就沒法保證你的安全了。

接到信,張楊氣極而笑。他承認,他的實力不如魯肅,但旋門關易守難攻,你魯肅還能飛上來不成?就算打造攻城器械,你也需要十天半個月,有這時間,不僅駐紮在河內的荀衍能趕到,就連袁譚都能趕到,到時候你除了撤退,還能怎樣?

張楊不予理會,派人渡河向荀衍求援,同時分部諸將守城,並披甲佩刀,巡城督戰,以防魯肅攻城。他非常小心,連夜裏都不敢休息,點起大量火把,將城墻上下照得通明,強弓硬弩,嚴陣以待,別說攀城,就連靠近都難。

雙方對峙了三天,張楊也緊張了三天,每天夜裏連戰甲都不敢解。三天下來,張楊瘦了一圈,將士們也精疲力盡。

第三天下午,見張楊沒有棄城的意思,魯肅下令撤軍,一直在城外遊蕩的江東軍士卒撤得幹幹凈凈,連個人影都沒留。張楊派人出城打探,半夜時分,斥候陸續返回,確認魯肅已經撤到四十裏外的鞏義縣。這幾天,魯肅的主力一直駐紮在鞏義,有大量的糧食、軍械陸續運到。

張楊才松了一口氣。他留下一些將士守城,其他人都抓緊時間休息。他相信魯肅不會這麽放棄,撤軍只是虛晃一槍,很可能會強攻,甚至有可能會奔襲。他讓將士們飽餐一頓,早點休息。接下來會有幾天的苦戰,必須讓將士們恢復體力,做好準備。

不出所料,當天夜裏,魯肅率部急行四十裏,在黎明時分趕到城下。他來得非常快,留給張楊反應的時間非常短,張楊收到消息,緊急下令將士登城,準備戰鬥。將士們三天沒能好好休息,這一夜睡得特死別,突然被叫醒,頓時暈頭轉向,亂成一團。

還沒等他們到位,城中突然火起,糧倉、馬廄都被點燃了。烈焰升騰,濃煙滾滾,到處都是火,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將士和受驚的戰馬。

張楊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中計了,魯肅的細作早就進了城,趁著他們最疲憊的時候制造混亂,昨天突然撤走就是一個假相,就是讓他放松警惕。他不知道這些細作是什麽時候進城的,也不知道這些細作是怎麽進城的,但他清楚勝負已定。沒有了糧食,他等不到荀衍來援。

就在張楊考慮是不是要向魯肅投降,又該提出什麽樣的條件時,離得最近的一具守城弩悄悄的調整了方向,對準了張楊,短矛般的弩箭疾射而出,直撲張楊。張楊幾乎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就被弩箭洞穿了身體,他被弩箭帶得翻過城墻,脖子正好紮在城墻下的鐵藜棘上,當場氣絕。

緊接著,數十名甲士從不同的方向撲了過來,手起斧落,砍倒了張楊的大纛。與此同時,東西兩個城門同時發生了騷亂,一群甲士突然沖出,砍倒了城門口的將士,打開了城門,放下了吊橋。城外的江東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護城河,沖進城中,奪向各個戰略要點。城中本來就亂,張楊又突然陣亡,他的部下群龍無首,被這些如狼似虎的江東軍殺得節節敗退,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城頭的時候,魯肅登上了城樓,看著張楊血肉模糊的屍體,一聲輕嘆。

“本欲縛虎,奈何得鼠!佐治,可惜了你的好計。”

辛毗微微一笑。“無妨,有得有失,若是荀休若在,未必能這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