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8章 後生可畏(第2/2頁)

“不管他是誰,沒有把握就不應該暴露自己,敵明我暗,寧失一子,不失一勢,這是基本原則,一定要牢記。”

“喏。”什長有些慚愧。如果不是那個兄弟沉不住氣,生怕許攸跑了,今天不會是這個結果。只是那個兄弟已經英勇戰死了,他不願意再讓他蒙受恥辱,只能自己背起責任。

“下去休息吧,以後要注意。”

什長再次點了點頭,躬身施禮,退了出去。徐庶隨即起身,帶上幾個衛士,直奔黃忠的大營。

黃忠聽了徐庶的轉述,也很意外。他和許攸同縣,早就認識,雖然沒什麽交往。他和徐庶一樣,立刻想到會不會是援兵到了。斥候營的規模有限,大部分被徐庶安排在房陵周邊十裏以內,以確保敵方斥候沒辦法近距離偵察房陵城,發現他們在這兒以戰代練的秘密,徐晃能用來布防的力量就有限了,而且有一部分精力在上庸方向,出現疏漏在所難免。

“可能性不大。”徐庶來的路上已經權衡過,直接否定了黃忠的擔心。“就算有援兵到,也應該是去上庸,不會來房陵。許攸有統兵經驗,但他做了一輩子遊俠,習氣不改,又行事偏激,自負其能,未必能聽吳懿的命令,也許是私自行動。”

黃忠同意徐庶的分析。對徐庶的推理能力,他是信服的。徐庶這幾年在武關沒閑著,他通過閱讀戰紀,對孫策的幾次戰役研究得很透徹,有些事連他這個親身經歷者都沒有想到那麽全面、那麽深。

“要圍捕許攸嗎?”

“不,讓他來找我。”徐庶很有把握。“許攸武藝好,經驗也豐富,想在大山裏圍捕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對一,我也沒把握,除非都督或者鄧子翼親自出手。不過也沒必要,我們現在是統兵的將領,不是爭強鬥勝的遊俠兒,挺劍決勝負這樣的事沒意義。武藝再好,也擋不住一陣亂箭或一什死士。”

黃忠大笑。這一點,他非常贊同。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贊成將領親自上陣砍人。

徐庶隨即命軍中畫匠畫了許攸的像,分發到斥候營,讓他們看到許攸不得輕易出擊。又命人抄寫了一些公開信,讓人貼到各個路口,邀許攸一見。

……

許攸在房陵周圍轉了幾天,始終沒有找到突破口,無法摸到房陵周邊,連遠遠地看一眼房陵城都不可能——能在遠眺房陵的位置都被徐庶派人占據,就算他想強攻,對方也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召集援兵,有幾次如果不是他跑得快,險些被困住。

許攸看到了徐庶的公開信——他懷裏就揣著一份——但他不打算和徐庶見面,反倒更加警惕。他有一種感覺,面前的徐庶不是他認識的那個少年徐福,不是那個抹白了臉,挺劍一擊的遊俠兒,他現在是一個老謀深處的將領。

他去見徐庶容易,想全身而退就難了。就算是公平一戰,他也許能擊敗徐庶,卻無法擊敗黃忠和鄧展。都是南陽人,他清楚黃忠、鄧展的實力。況且他自己也清楚,歲月不饒人,自己的劍術雖然已經登堂入室,體力卻有些跟不上了,黃忠、鄧展正當壯年,又是統兵的將領,生活作息規律,狀態要比自己強太多。

他不想將一世英名毀在這兒,他還要留著有用之軀向孫策挑戰。

一想到這些,許攸就覺得沮喪。十年前,他何曾將黃忠、徐庶這樣的後生看在眼裏,他與何颙、張邈等人一起,為袁紹奔走,一心想建立黨人的天下,誰會想到幾年之後會是這般局面,袁紹戰死,他成了喪家之犬,黃忠、徐庶等人反成了統兵的重將,自己想見他們一面都成了冒險。

他決定去上庸看看。不管黃忠、徐庶在房陵幹什麽,房陵的重要性都不如上庸,守住上庸就是守住了通往漢中的陸路,也守住了巫縣的側翼。只是上庸城外的莊稼都被徐晃燒了,沒有足夠的存糧。要想守住上庸,必須運糧來,野戰不可避免。

也許這就是黃忠等人的目的所在。後生可畏,許攸雖然不願意承認,心中卻是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