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6章 用心良苦

黃忠多少有點尷尬,但更多的是興奮。

他現在考慮的就是怎麽拿下漢中,完成孫策交待的任務,如果有可能,能在益州戰事中分一杯羹,那就更好了,根本沒想到後續如何安排。十年之後的事,誰會想到那麽遠,況且十年之後,他真的可以解甲歸田了。

可是他的部下不能,比如李嚴,十年之後,他正當壯年,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能有多大的成就取決於現在有多少積累。他如果只考慮戰事,卻疏忽了培養人才,豈不是辜負了他們,辜負了孫策?孫策交給他的幾個人除了鄧展稍微年長一些,幾乎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十年之後,這些人將是吳國的骨幹。

即使是他自己,五十多歲也未必一定要退休,花甲之年依然征戰四方的將領太多了,他怎麽能安心養老。作為孫策最早的將領之一,他還不如徐庶看得遠,有擔當。

“元直雖在武關,對襄陽的學術卻了如指掌,蔡大家的文章一定看得不少,以後還要請元直多多指點。”

徐庶大笑。他知道黃忠反應過來了。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正是出自蔡琰的研究。他相信蔡琰突然轉變研究內容絕不是一時興趣。作為孫策倚重的筆杆子、位列九都督之首周瑜的妻子,蔡琰的研究有很明顯的指向。黃忠等人是武將,缺少學術背景,很可能熟視無睹,不明其中真意。他既然被孫策安排來協助黃忠,當然要提醒他這一點。

這關系到漢中之戰究竟怎麽打。

李嚴很郁悶。他雖然只是掛名軍師,出謀劃策並不是他的主要職責範圍,但一見面就被徐庶將了一軍,著實有些丟臉。

黃忠與徐庶談了好一會兒。既然漢中之戰不僅僅是為了奪取漢中,更是為了以後進攻益州甚至征討天竺作準備,那就不能局限於求勝了,培養人才,錘煉出一支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精銳才是重點,參加這場戰事的將士中要產生一大批精通山地戰的將領才行。

徐庶侃侃而談。

孫策之前就對山地戰有一些總結,確立了一些原則,打下了基礎。但這些還不夠,一是那些原則並不全面,也未必完全適用於漢中;二是軍中將士真正重視這些原則的人並不多,包括講武堂畢業的將領在內,真正能將那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還是少數,更別說推陳出新,對既有理論進行擴充、修正了。

當務之急,一是加強學習,讓每個人將領都有相對明確的目標,並為此目標付出努力;二是對既有原則進行分析,與實際進行對照,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予以重視,將山地戰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將漢中之戰當成實踐和檢驗的課堂,而不僅僅是一次任務。

聽了徐庶的分析,黃忠豁然開朗,以前有些不太清楚的問題現在變得一目了然。他明白了孫策為他組建這個班子的良苦用心。徐庶足智多謀,有見識,堪當副將。徐晃為人謹慎細致,是個偵察的好手。鄧展為人穩重,又通曉屯田,熟悉後勤。這三個人各有所長,不可替代。

黃忠隨即請鄧展、徐晃來議事,為徐庶接風。四個人一邊小酌,一邊討論,鄧展、徐晃和黃忠差不多,都贊成徐庶的建議,建議調整作戰方式,改變任務重心。

鄧展隨即提出包圍房陵,搶收莊稼的建議。他在湖陽多年,一直負責屯田,深知糧食的重要性。不管多麽精銳的將士,一旦斷糧,不戰自潰。房陵、上庸等地之所以能成為縣治,就是因此這些地方有可耕種的土地,正是這些土地產出的糧食供應縣中的百姓和官員。

控制了這些糧食,城池不攻自破。周瑜、荀攸當初制定計劃時安排在七月出兵,應該就是考慮到了這個時間點的特殊意義。

黃忠很滿意。他本來還在為如何攻城犯愁。山地行軍,無法攜帶大型攻城器器械,就地制作也有不小的麻煩,如果能不用攻城就能解決問題,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

黃忠隨即安排任務,徐晃率部趕往上庸,將上庸的守軍堵在城裏,不讓他們出城收割,如果擋不住就一把火燒了。總而言之,不能讓城中的守軍得到糧食補給,讓他們面臨斷糧的困境。鄧展、徐庶則留在房陵,集中精力,準備搶收房陵城外的莊稼。

安排妥當,黃忠隨即寫了一封軍報,派人送往襄陽,向孫策匯報戰術的調整和可能的影響。任務重心調整後,最大的影響就是作戰時間增長,他很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攻克任何一個縣城,必須讓孫策做好等待的心理準備,必要時可能還要再運一些糧食。

圍城就是拼實力,看誰耗得起。

……

見黃忠駐紮在城外,圍而不攻,房陵長許義急了。

秋收將近,如果不能收割,僅憑城裏的余糧,他支撐不了太久。房陵原本就不是富庶之縣,耕地有限,每年的收成勉強能滿足一年的消耗,積儲不多。為了能讓他堅持更長時間,吳懿從漢中運來了一些糧食,畢竟數量有限,一旦城外的糧食被黃忠收走,他最多再守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