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7章 胡笳十八拍

曹操有些猶豫,不太贊同法正的看法。他覺得法正太激進了。

周瑜放棄巫縣,退守秭歸,並不是不能戰,而是要誘他深入,讓他拉長戰線。多出三百多裏,輜重運輸、情報傳遞都會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在戲志才不能隨軍,只能留在魚復的情況下。

周瑜的身邊有荀攸,荀攸幾乎是唯一讓戲志才感到忌憚的人。他和周瑜是第一次交手,但戲志才和荀攸之間的較量卻持續了好幾年,戲志才一直沒能占上風,他甚至搞不清荀攸的路數。

法正還年輕,見過的能人有限,不知道荀攸的深淺。

曹操進駐巫縣,視察巫縣的城防,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潘華走得很從容,收拾得很幹凈,連一張有用的紙片都沒給他留下。百姓也很平靜,只是看向曹操等人的眼神有些冷漠,一副你們反正遲早還得走的模樣。

曹操不敢大意,傳書給戲志才。

三天後,戲志才趕到巫縣。裏裏外外的看了一遍後,他同意曹操的看法,認定這是荀攸的計劃,並非不敵而走。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被阻擊的援軍可能也沒有真的打算增援,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法正全程陪同,保持沉默,既不反對,也不贊成。

戲志才看得心煩,本不想理他,又擔心他年輕,中了荀攸之計,壞了他自己的性命事小,毀了曹操事大,只得耐著性子,問道:“孝直可知秭歸地理?”

“還請先生指點。”

戲志才拉開地圖,講起了秭歸城的地理。所謂三峽,指的是由巴郡魚復至南郡津關這一段長江水路,總共七百余裏,因為穿過大山,江面大多狹窄,地勢陡峭,水流湍急,還有很多暗礁淺灘,行船比較難。城池大多沿江而建,易守難攻,巫縣便是其中的典型。

秭歸並不比巫縣險要,相反,秭歸的地理非常適合兵力展開。秭歸所在的地點是一片盆地,江面寬闊,水流也相對平緩,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戰場。

當然,適合做戰場不代表秭歸就容易攻打。秭歸背山臨江,城池也不大,周長不過三裏,卻很堅固。巫縣有十二裏,潘華只用了幾百人就能守得穩穩當當,如今他退守秭歸,秭歸的兵力超過千人,可以說固若金湯。強攻秭歸,至少要付出五千人的代價,絕非曹操承受得起,圍困秭歸則耗時久,消耗大,很可能無功而返。

秭歸到夷陵的距離不到魚復距離的一半,周瑜增援秭歸要比增援巫縣方便得多。

退一步說,就算是拿下了秭歸又能如何?周瑜在夷陵以逸待勞,除非你擊敗周瑜,直達江陵,才有可能看到真正的勝利。

要擊敗周瑜需要多少兵力?周瑜是吳國九都督之首,他掌握著荊州除南陽以外的六郡,能調集的兵力至少有三萬,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調屯田兵參戰,以曹操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取勝。況且孫策本人就在長沙,他能坐視周瑜戰敗嗎?

對曹操來說,真到了那一步,這一戰就不是應付一下天子詔書的事,而是賭上整個益州的命運。一旦戰敗,益州元氣大傷,很難擋住孫策的反擊。就算止足於秭歸也不可取。萬一孫策在漢中方向發動攻擊呢?曹操的主力陷在秭歸,要想退回益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說,不是說謹慎一些,不中荀彧的計就沒事,而是去了秭歸就有事。這是陽謀,不是陰謀,你看到的陰謀是他想讓你看的,而且故意讓你看破的。你以為看破了他的陰謀,卻不知道中了他的陽謀。

法正恍然大悟,面紅耳赤。

說完這一通話,戲志才已經氣喘籲籲,汗如雨下,面色蒼白。他猛烈的咳嗽了一陣,好容易緩和了些,又語重心長的對法正說道:“孝直,你與使君長子同年,使君對你期望甚厚,你不必急在一時。關中多騎兵,卻不擅水戰,有很多戰法不同,周瑜、荀攸皆是一時之傑,吳王更是百年難得的奇才,你與他們交手一定要三思而行。”

法正又感激又慚愧,躬身受教。

……

曹操留下嚴顏守巫縣,自己率領主力退回魚復。

半個月後,孟達從荊州返回。他進入荊州時遇到了盤查,雖然沒有露出破綻,卻耽誤了行程,沒能趕上端午賽舟會,也沒聽說孫策的戰船采用什麽新的技術,似乎只是一次與民同歡的活動而已。

但他帶回來另一個消息:曹操進攻巫縣的消息已經傳得紛紛揚揚,到處都是。不少百姓都在罵曹操,什麽難聽的話都有,有的甚至帶上了朝廷,說朝廷安排曹操做益州牧是用人不明,活該氣數已盡。

孟達說得很簡略,但他帶回來幾份報紙——這是荊州的新鮮事物,很受歡迎——上面記載了曹操攻擊巫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