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7章 爭以道(第2/2頁)

荀彧來到溫室殿,天子正在殿前踱步,見荀彧快步走來,他停住腳步,看了片刻,主動迎了上來。

“令君見過楊修了?”

“見過了。本該立刻來向陛下回報,有些事比較緊,去了一趟司徒府,與劉巴交接一下。”

天子看到了荀彧手中的琉璃杯。“和這個有關?”

“是的,這是楊修所贈。”

荀彧將琉璃杯遞了過去,隨即將與楊修、劉巴見過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連他與劉巴的分歧都沒有漏過,尤其是“黃龍見譙”。他雖然沒有明言“黃龍見譙”與曹操有聯系,但提醒的意思卻非常明顯。

天子把玩著琉璃杯,靜靜地聽著,一言不發。荀彧很意外,天子對“黃龍見譙”的反應過於平靜,似乎早就知道這件事,可他從來沒有聽天子提過。荀彧張了張嘴,覺得喉嚨有些幹澀。

天子看了荀彧一眼,嘴角微挑。“三年前,我就翻看過宮裏的《五行志》,所有與黃龍有關的記載,我都知道,豈止譙有黃龍見,天下十三州,州州有黃龍見世的記載,除了黃龍還有鳳凰,數不勝數。”

荀彧驚愕不已。“那陛下……”

“關於天命,我贊同劉巴的看法。”

荀彧沒有再說。天子既然已經做了決定,他就不必再強諫了。天子不願意入蜀,又將長公主嫁給孫策,說明他不肯聽從天命的安排,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將孫策作為最主要的對手。天子等了片刻,不緊不慢地說道:“令君,博望苑可有適合做新居的地方?”

荀彧倒也不意外。他知道自己的行蹤肯定會傳到天子耳中,而他剛才的意見也很容易和博望苑聯系起來。“博望苑已經荒蕪了,修繕難度不小。”

“修一修吧。”天子將琉璃杯遞還給荀彧。“父子相殘這種皇家悲劇最好不要重演,重建博望苑,引以為鑒,花點錢也值。等伏貴人的孩子長大些,我就將他安置在博望苑,到時候請令君教導他為政之本。不管他將來是繼承帝位,還是封王,又或者……做個普通人,都希望他能不失仁義之心,做個好人。”

“那……陛下呢?”

天子嘴角微挑,笑容苦澀。“令君,逆天而行總要有犧牲,大漢欲中興,我不為犧牲,誰為犧牲?孟子雲:天將大任於斯人,這個人也許是我,也許是吳王。不管是誰,這都是我們的命。他說,士不僅要知道,更要行道,所以究竟是舜避丹朱,還是丹朱避舜,是荀卿的禮法勝,還是孟子的仁義勝,不較量一下怎麽知道?”

荀彧看著天子,就像第一天認識天子一般。他真的覺得,自己雖然輔佐了天子幾年,朝夕相處,卻從來沒有真正了解天子。

“令君,如果你……”

“不,陛下,沒有如果。”荀彧血往上湧,抗聲道:“既然陛下已經做了決定,臣自然要陪陛下走一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頓了頓,也引了一句孟子的名言。“雖千萬人,吾往矣。”

天子激動不已,握著荀彧的手,用力的搖了搖。荀彧覺得天子的手很大,很有力。他擡起頭,赫然發現天子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比他高了,五官有幾分先帝的影子,身材卻不像先帝那樣文弱,勻稱健壯,英氣勃勃。

天子原本意氣昂揚,被荀彧看了一會,卻有些羞怯起來。他抽出手,摸摸臉。“令君,怎麽了?”

“沒什麽。”荀彧也回過神來,拍拍天子強壯的手臂,欣慰地笑道:“陛下長大了,是個大丈夫了,堪為吳王之敵。”

天子雀躍不已。“還請令君教我。”

荀彧點點頭,略加思索。“既然爭的是道,那就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勝要勝得堂堂正正,敗也要敗得光明磊落。”

“對對對,我也是這麽想。”天子連連點頭。他眼珠一轉,又道:“令君,吳王可能也是這麽想。”

“是麽?”

“姊姊有家書來,說吳王曾言,他助我西征,就是希望能與我一戰。”

荀彧無語。他瞅瞅天子,一聲長嘆。“你們……還真是命中注定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