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琉璃杯(第2/2頁)

“嘿嘿,這是廬山山頂的野茶,產量極少,一年不過三五罐。我跟你說,也就是你來,換個人,別說喝,連看都不讓他看。”

“廬山也有茶?”

“意外發現的。”楊修撫腿大笑。“我不是在廬山建了個書院嘛,閑來無事,便到書院小住,偶爾喝茶,有書院的學生對我說山頂也有類似的樹,我便不辭辛苦的爬了上去,發現了幾棵茶樹。命茶工采來,按袁夫人的新法炮制,滋味絕佳。再配上這琉璃杯,就連吳王都說好。待會兒你仔細看,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保證你贊不絕口。”

看著神采飛揚的楊修,荀彧有些哭笑不得。這哪裏來長安主政的,這是來長安度假的啊。他幾次想開口詢問楊修的真實想法,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雖說與楊修關系親近,畢竟分屬不同陣營,楊修從出仕起就跟著孫策,又被孫策付以重任,不能將他與楊彪一樣看待,不能輕易推心置腹了。

等著水開的時候,楊修問起荀彧的近況,尤其是對荀彧娶了唐夫人的事比較好奇。唐夫人可是少帝的未亡人,按照舊制,就算不是皇太後,也不是普通人能娶的,只能在宮裏度過余生。

荀彧很無奈,應付著答了幾句,想將話題扯開去。楊修卻不打算放過,嘿嘿笑道。

“文若兄,我聽說,這是天子的主意?”

荀彧苦笑。不用說,這肯定是長公主說的。“是又如何?”

“天子少年失怙,又逢大亂,沒有那麽多陳規陋習,敢為人不敢為,非常難得。”

荀彧心中一動,隨即附和道:“德祖所言甚是,陛下天資聰穎,的確有英主之相。等些日子,陛下召見你時,你親眼見到他,必知我所言不虛。”

“我相信。”楊修點點頭,又詭異地笑道:“你看到吳王也一樣。”

荀彧笑得有些勉強。“聽德祖這口氣,似乎對吳王更有信心?”

“這一點,我覺得文若應該有同感。”

“我……”荀彧咂了咂嘴,笑著搖搖頭,卻不說話。

楊修也不追問,轉了個話題,聊了幾句閑話。水開了,楊修親自提壺,將琉璃杯洗了一遍,然後放入一些茶葉,澆入小半杯水。水一入杯,茶葉浮起,舒展開來,香氣彌漫,沁人心脾。楊修等了一會,將新茶濾去,又加入大半杯水,這才端到荀彧面前。

荀彧低著頭,打量著杯中的茶葉升騰而起,在水中沉浮。他盯著看了半晌,忽然發現一個問題。“德祖,不加鹽、姜嗎?”

“不加,就這麽喝最好。雖然初入口有些苦澀,卻有回甘。”

荀彧眨眨眼睛,又道:“這琉璃杯是哪個工坊生產的?”

楊修撫掌而笑。“不愧是令君,什麽都瞞不過你的眼睛。令君,你覺得這一只琉璃杯值多少錢?”

荀彧不答反問。“怎麽,你這個大將軍長史是來做生意的?”

“舉手之勞而已,如果有生意可做,我是不反對的。”楊修笑了一聲:“你們總不會像布匹一樣,也行專榷吧?”

荀彧尷尬地笑了笑,無法回應。南陽來的布匹價格便宜,打壓得關中的作坊無錢可賺,劉巴不得已,行專賣制度,不準南陽商人自由出售布匹,既解決了關中作坊的困難,又獲得了大量的布匹,讓朝廷手裏有了可用的資源,唯一受苦的就是百姓,明明有更便宜的布卻買不到。他不是主導者,但這件事他是知情的,現在被楊修當面嘲諷,未免慚愧。

但他更多的是不安。這樣的琉璃杯自然不是普通百姓能用的,用得起的都是達官貴人,如今長安什麽都缺,唯獨不缺達官貴人,宗室、大臣,比比皆是,即使是兵荒馬亂之際,這些人對奇珍異貨也沒什麽抗拒力,反倒更容易攀比。如果這樣的琉璃杯進入長安市場,不知道會有多少錢被孫策賺走。

楊修入朝不是主政,而是摧毀關中的經濟來了。他那個豫章太守本來也不管軍事,只管民生。他轉任大將軍長史,負責的也不是軍事,而是經濟。

荀彧感到一陣絕望。連四世三公的楊家都徹底拋棄大漢了?

楊修端起杯子,呷了一口茶,從容自若的打量著荀彧,笑容滿面。“文若兄,茶可以喝了,小心燙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