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章 天真的老夫人(第2/2頁)

袁權打量了袁夫人片記刻,“噗嗤”一聲笑了起來,臉上泛起羞紅。“姑母,你覺得我像是受了委屈的樣子嗎?”

袁夫人盯著袁權看了又看,也有些糊塗了。袁權容光煥發,眉目如畫,臉頰細膩紅潤,一雙眼睛更是湛然有神,藏不住的幸福,就像一個剛成了親的新婦,哪裏有一點受了委屈的樣子。就算她識大體,不想讓她擔心,也無法掩飾得這麽好吧。

“阿權,這……究竟是怎麽回事?”袁夫人催促道:“你剛才說他怵我,難道是另有所指?”

袁權這才知道袁夫人誤會了,不禁暗自發笑,又有些慶幸。她這個姑母這一輩子沒受過委屈,眼界一向很高,如今年紀也大了,輩份擺在那兒,更不用給誰面子。黃月英、馮宛受了委屈也不敢當面發作,可孫策不同,那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對黃月英、馮宛受委屈已經有些不快,只是給她留面子,這才沒有說重話。如果姑母再說什麽,惹了他,那可有些不好收拾。

在他們見面之前,一定要把這個意思透露給姑母,不能讓她一頭撞在孫策那堵南墻上。

袁權主意已定,就將這段時間的事情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既讓袁夫人清楚她現在過得很好,沒有受委屈,消除袁夫人的誤會,又不動聲色的表達了孫策對黃月英、馮宛的疼愛,黃月英是孫策心目中的金不換,馮宛生了孫策的長女,兩人都是孫策所愛,容不得別人的怠慢。

袁夫人畢竟是聰明人,一聽黃月英和馮宛的名字,她就猜到了原委,不禁啼笑皆非,心中更是不快。袁權再聰明,畢竟是嫁過人的,底氣不足。孫策疼愛這兩個妾又怎麽樣,他還敢對我不敬?別說是他,他的父母看到我都是畢恭畢敬的,不敢有一絲失禮。

你以為袁家、楊家這兩個四世三公是擺設?袁夫人打定主意,要正面與孫策交鋒一回,為袁權撐撐腰,別落了袁家的身份,與那些小戶人家的女子一般遷就孫策,委曲求全。

袁權看在眼裏,暗自叫苦。她不好對袁夫人說得太明白,只好自己想辦法。到了別院,下了車,引著袁夫人進了門。這幢院子是新建的,比較安靜,景色也好。袁權引著袁夫人裏外走了一回,見袁夫人累了,這才讓她先休息,自己抽身出來,急急地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玄武湖。

……

玄武湖。

孫策站在水邊的亭榭上,看著正在黃月英指揮著匠師忙碌,嘴角笑意盈盈。

在他的提醒下,黃月英沉下心來,對現有的行船技術進行分析,從中尋找規律。就目前而言,船的驅動技術無非那麽幾種:用纖繩拉,用竹篙撐,用槳劃,用櫓搖,用風帆。拉纖效率太低,竹篙只能用於淺水處,風帆不是人力,都不在考慮之內,主要分析的就是槳和櫓。

槳是最古老的行船技術,可能從有船開始就有槳了,櫓卻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中國獨有的發明。櫓本是由舵槳發展而來,間斷性的運動變成了連續性的運動,效率明顯提高,有一櫓三槳之說,後來還催生了螺旋槳。但櫓只能用於船後,無法像槳一樣在船側使用,對大型船只的驅動作用有限,所以黃月英之前也沒有往這方面想。

在孫策的指引下,她將注意力暫時由具體的樓船脫離出來,單純的考慮櫓與槳的效率差距產生的原因,這就涉及到更抽象的力學。她自己也許沒有注意到,可是孫策清楚,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上了一個台階,找到更有效的驅動技術是遲早的事。

陸議快步走了過來,將一份書信遞給孫策。孫策接過一看,不免有些奇怪。袁權有什麽事不能直接說,搞得這麽神秘,還非得寫封信?他拆開一看,不免眉頭微皺。

這幾個老臣還是真是天真啊,荀攸只是提醒一下,他們卻真的覺得可行,還正兒八經的上疏天子。不過這樣也好,由他們出面影響更大,看看天子怎麽應付。

袁夫人,這位袁家姑奶奶、楊家老夫人更天真,居然還想著為袁權出頭,也不想想袁權需不需要她出頭,真是越幫越忙啊。不敲打敲打是不行的,可是敲打得太狠了又不行,這很考驗水平啊。

孫策想了想,轉身拿起一旁案上的筆,在書信上寫了幾個字,重新封好,讓來人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