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章 虛驚一場(第2/2頁)

“你雖然不是我族妹親生的,卻像我們丁家子弟。”丁沖一本正經地說道。

孫策強忍著沒笑出聲來。丁沖還真是自大,以為曹家還是以前的曹家,只能仰視丁家,也不想想曹昂現在是什麽身份。人的慣性思維真是難改,總喜歡自欺欺人。

丁沖在秣陵停了兩天便準備赴任。借此機會,孫策送曹昂離開,讓他和丁沖同路,相伴而歸。

曹昂離開時行李中除了吳夫人送的禮物,還帶了很多書、一堆筆記,滿載而歸。

……

正月末,孫策終於接到了孫堅的消息。

去年入交州後,趕到番禺已經是八月末,番禺城被高幹占據。有許靖、許劭這兩位月旦評的主持人,高幹身邊聚集了一群中原名士,在番禺過得很滋潤,幾乎是一呼百應,劉繇反倒落了下風,不得不離開番禺,去蒼梧發展。蒼梧太守吳巨擔心劉繇鳩占鵲巢,利用各種理由拒絕劉繇,結果被劉繇殺死。

就在劉繇奪蒼梧的時候,孫堅攻破了番禺城。高幹等人逃往蒼梧,孫堅率部追擊,一直追到蒼梧。蒼梧多山,交通不便,戰事雖然緊張,他卻不覺得有什麽克服不了的麻煩,也就沒有和孫策聯絡,直到戰事結束。收到孫策的消息後,他才知道這背後還可能有曹操的影子。

現在回想起來,蒼梧的戰鬥的確棘手得多,比攻打番禺城還要費勁,有幾次險些中伏,虧得秦松、陳端謹慎,黃蓋、程普又作戰勇猛,經驗豐富,這才沒遭受重大挫折。

如今第一階段的戰事已經結束,他控制了南海、蒼梧二郡,再往前推進就有些吃力了。實際上就南海、蒼梧來說也只是控制了幾個主要縣城,大部分山區鞭長莫及,離全面控制還有相當距離。在秦松、陳端的建議下,孫堅決定放緩節奏,先將這些地區梳理一遍。現在他已經回到番禺,由程普、黃蓋留守蒼梧。

下一步,他打算先取交趾。交趾在交州西部,從海路走更方便,他希望孫策能夠調水師助陣,免得鉆山溝,後勤補給困難,消耗太大。

孫策長出一口氣,第一時間帶著孫堅的親筆信去見吳夫人。得知孫堅安然無恙,吳夫人總算放了心。

孫堅送來了消息,但他沒有按照常例遞送作戰報告,孫策對具體的作戰細節還是不甚了了。孫策猜想這應該是孫堅覺得老子向兒子匯報工作實在丟臉,不僅自己不說,還不準秦松、陳端寫報告。

總的來說,交州還是處於半失控狀態,只能寄希望於秦松、陳端的謹慎。這兩人也許不如戲志才精明,但他們的作戰經驗更豐富,參謀工作也更規範,留給戲志才發揮的空間有限。只要他們不犯大錯,以孫堅的硬實力,進攻也許不足,自保應該沒什麽問題。

只是中原大戰在即,遼東航線關系著戰馬的資源,他暫時不能抽調水師去交州助陣,只能讓孫堅再等等。時間也不會太長,有個三五年時間,他就能再組建一支水師,專門負責交州戰區。

孫策與郭嘉、虞翻反復商量後,斟字酌句的寫了一封親筆信,詳細向孫堅解釋了當前的形勢。孫堅雖然好面子,卻不糊塗,看到這封信,他應該清楚孫家面臨的危機,不會強人所難。

考慮到孫堅面臨的最大困難並不是軍事上,而是文化上,孫策決定調張昭去交州。張昭與孫堅共事多年,又是孫家子弟的先生,深得孫堅敬重。他學問好,通曉政務,到交州後既能打理內政,又能彌補孫堅在文化上的不足,與那些名士打交道,推廣教化,爭取當地人的支持。恩威並施,才是最好的征服之道。

孫策很快就接到了張昭的回復。張昭對這個任務充滿激情,準備交待一下政務就動身。他還提到一點:《孟子章句》的作者——太仆趙岐來了,想見見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