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 來去之間(第2/2頁)

簡雍拱手施禮,一揖到底,向後退了兩步,轉身出帳去了。

劉備獨坐帳中,眯著眼睛,看著搖晃不定的帳門,眼神變幻,一聲不吭。不知不覺,淚水湧出眼眶,沿著臉龐滑了下來。他扔了長劍,雙手捂著臉,緊緊的咬著牙,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簡雍是他從小一起玩的伴當,生死相隨這麽多年,現在卻要離開他了。簡雍不是貪圖富貴的人,否則當初在小黃就可以投降孫策,現在離開,是覺得形勢無可逆轉,再努力也沒有意義。

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想。孫策勢大,坐擁中原五州,麾下人才濟濟,猛將輩出,謀士更是數不勝數,如今太史慈坐鎮幽州,解決了戰馬短缺,一戰而震破胡人之膽,自己哪裏還有機會。

可是就這此放棄,向孫策稱臣,實在不甘心啊。為什麽他能做到,我就不能做到?

老天真是不公。

“玄德?”劉修推帳而入,見劉備坐在案邊,雙手捂臉,叫了一聲。

劉備吃了一驚,將手指分開了些,見是劉修,這才松一口氣,連忙用手抹了一下臉,又取出手帕,手忙腳亂的拭去臉上的淚水,吸了吸鼻子。“德然,有什麽事?”

劉修看到了劉備臉上的淚水,驚訝不已,直到劉備再次發問,他才指指外面。“牽子經來了。”

“誰?”

“冀州安平的牽招牽子經。”

劉備又愣了一會,這才反應過來,禁不住一陣狂喜。牽招是他少年時偶爾認識的好友,那時候才十五六歲,正是少年意氣,一見如故,便為刎頸之交。後來兩人一個隨公孫瓚,一個隨袁紹,分屬兩個陣營,來往便少了,聽說牽招在袁紹陣營裏因為他老師的事並不得意,現在到這兒來,莫不是要投我?

走了一個簡雍,來了一個牽招。上蒼待我不薄啊。

劉備起身就往處沖,走了兩步,又折了回來,取起地上的長劍,收入鞘中,大步出帳。

“子經!子經!你想得我好苦啊!”

牽招站在帳外,雙手攏在袖中,看著劉備從大帳裏沖出來,不禁啞然失笑。他張開雙臂,迎了上去,與劉備抱在一起,用力的拍打著對方的後背。過了一會兒,劉備向後退了一步,拉著牽招的手,放聲大笑。

“子經,進帳說話。”

兩人入帳,劉備吩咐人準備酒菜,要與牽招痛飲。牽招打量著劉備,看到了劉備臉上的淚痕,有些意外,卻不好直言挑破。

“玄德兄,別來無恙?”

“無恙個屁。打了幾個月,還沒攻下涿縣,這個冬天都要耗在這兒了,我都愁死了。”劉備拍著大腿,哈哈大笑,興致高漲。“子經,你怎麽有空到我這兒來,聽說你在袁譚麾下掌騎,莫不是來送戰書?”

牽招瞥瞥劉備,微微一笑。“若是戰書,你敢接嗎?”

劉備眼珠一轉,嘿嘿笑道:“若是你出戰,我就不接。若是袁譚出戰,我求之不得。他是不是任城之戰嚇破了膽,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好生無趣。”

牽招咳嗽一聲。他畢竟是袁譚之臣,不能像劉備一樣調侃。“用兵只問勝負,不在乎進退。玄德,你收到太史慈的消息了嗎?”

聽到太史慈三字,劉備的心情頓時不好了。他靜靜地看著牽招,皮笑肉不笑。“聽說了一些。怎麽,袁譚怕了,派你來請降?”

牽招不理會劉備的試探,坦然說道:“我剛從白狼山回來,與太史慈有一面之緣。”

劉備愣住了。“你也去了白狼山?”

“是的,我本來奉命去聯合烏桓,襲你後路,沒想到太史慈勢如破竹,三郡烏桓俯首,只得鎩羽而歸。玄德,孫策攻占遼東,公孫度已經投降了,太史慈又擊退鮮卑人,逼降了三郡烏桓。等他穩住形勢,揮兵西向是遲早的事。你還能在涿縣堅持多久?”

劉備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不見。“子經是勸我投降袁譚嗎?”

牽招搖搖頭。“我與玄德相契,深知玄德雄心,又何必做這無益之事。不是投降,是結盟。”

“結盟?”劉備哈哈一笑。“就算我和袁譚結盟,恐怕也不是孫策的對手吧?我還不如與太史慈結盟呢,至少不用擔心他突然出現在我身後。與袁譚結盟,替他擋住太史慈,對我有什麽好處?”

“等待轉機。”牽招一字一句地說道。“玄德,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孫策三面出擊,南至交州,北至幽州,東至海,西至武關,與天下為敵,焉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