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 惺惺相惜(第2/2頁)

公孫度眯起了眼睛,盯著孫乾,久久未語,心中卻泛起一股暖流,彌漫身心,仿佛回到剛剛被舉為孝廉,仕途就在眼前展開,建功立業翹足可待的青澀時光。他忽然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想要的是什麽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終究只是眼前,青史留名,為後人傳誦才是真正的不朽。他原本希望能化家為國,化私為公,功業與名聲皆不朽,如今受挫於孫策,割據遼東已然不可得,唯一能希望的自然是封侯拜將,征討蠻夷,將來留名青史。雖不如鼎立新朝來得威風,卻也足慰平生。

原來孫策是因為這個才願意與我議和。公孫度心裏既有些欣慰,又有些慚愧。他原本以為孫策願意接受議和是不想兩敗俱傷,如今看來,自己低估了孫策的心胸。提到公孫瓚,他更覺得臉上發燒。孫策之前就曾邀他出兵,為公孫瓚復仇,卻被他拒絕了。他才不想為孫策的私心勞師遠征呢。如今才知道孫策對公孫瓚不僅僅是利用,更有一番英雄相惜。相比之下,自己的眼界未免太窄了些。孫乾說他在第二重境而未滿,實在是擡舉了他,他充其量也就是摸到了第二重境的門而已。

“敢問第三重境。”公孫度收起矜持,向孫乾躬身施禮。

孫乾笑著搖搖頭。“這第三重境過於玄遠,我理解也不深,不敢妄言。將來府君面見吳侯,不妨當面向他請教。如果府君沒有異議,我們不妨先議議眼前之事。餓著肚子論道,可不是真正的論道。”

公孫度恍然,指著孫乾哈哈大笑。孫乾果然是善於應對,調起了他的興趣,又嘎然而止,一下子又回到眼前的談判,讓他措手不及。他拍拍大腿,慨然道:“那就請公祐說說吳侯打算如何安置我吧。”

孫乾點點頭,說明來意。考慮到公孫度熟悉夷情,又有用兵之能,孫策打算委任他為度遼將軍,駐地設在玄菟郡,或是西蓋馬,或是高顯,總之要在大河邊,方便南方的糧草、軍械轉輸,也方便幽州的貨物南運。具體在哪個地點,要與熟悉遼東形勢的公孫度商量著定。

公孫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吳侯要為我提供糧草,還有軍械?”

孫乾笑眯眯的糾正道:“不是為你提供,是為度遼將軍提供。”

公孫度心情大好,也不在乎這點區別。他早就知道中原的軍械好,如今又剛剛碰得頭破血流,如果孫策真能提供軍械給他,即使不是最好的,只要讓他的將士披甲率達到孫策的水平,再加上充足的糧草供應,他就可以打得那些高句麗人、扶余人滿地找牙,建功立業絕不是虛言。

公孫度與孫乾談得很順利,爽快地答應了整編人馬、以其長子公孫康為質等一系列的要求。在他看來,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公孫康現在駐守襄平,他不到孫策面前,議和無疑是一句空話。換作是他,他也會提同樣的要求,甚至更加苛刻。再者,有公孫續的例子在前,他也不擔心孫策會虐待公孫康,除非他自己出爾反爾。萬一他戰死了,他相信孫策會讓公孫康繼承他未竟的事業。

兩人達成初步的協議之後,孫乾立刻派人送回孫策的大營。一天後,孫策的回復到了,除了幾個細節,他幾乎全盤接受了公孫度的要求——這本來也沒超出他給孫乾的授權——同時已經準備好了糧草,正派人送到合適的地點,公孫度一到就可以接收,先吃飽肚子,然後再談整編的相關事宜。

公孫度非常滿意,帶領人馬轉道出山,在預定的地點遇到了帶著糧草接應的董襲。董襲已經知道他即將接任遼東太守,心情非常好,見到公孫度之後,態度很客氣,與公孫度交換了禮物,又陪著公孫度來到孫策的中軍大帳。

公孫度與孫策見面,談了半天,相見甚歡,當即寫了一封信,由孫乾帶給公孫康,命令公孫康將軍權交給隨後趕到的董襲,自己趕到平郭來面見孫策,充當質子。

孫乾帶著公孫度的書信告辭而去,趕往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