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6章 人心潰散(第2/2頁)

……

公孫度站在山坡之上,看著跋涉前進的步騎,濃眉緊皺。

身後不遠處,江東軍的戰旗若隱若現,戰鼓聲隱約可聞,沈友的人馬又追上來了,不知道這次是淩操還是嚴白虎,又或者是那個叫周泰的少年。

公孫度後悔莫及。早知道這些江東蠻子這麽擅長走山路,他絕不會取道丘陵,簡直是挖坑埋自己。這裏根本沒有大路,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有的地方甚至要開路。江東軍追得又緊,他留下斷後的人馬接連被擊潰,傷亡雖然不大,對士氣的影響卻非常嚴重,有不少士卒戰敗之後就沒回來,不知道去了哪兒,也許投降了,也許躲到山裏去了。

再這麽下去,他擔心能走出大山的人有沒有一半。

公孫度臉色陰沉,一言不發,卻掩飾不住心中的失落。這幾年南征北討,他從來沒有遇到這麽大的困難,而且一錯再錯,意外一個接著一個,已經無法回頭。

孫策縱橫中原無敵手,果然不是虛言,袁紹敗得不冤。

想到這一點,他心裏就有些說不出的憤懣。孫策是江東寒門,論出身還不如我呢,為什麽孫策在幾年之間就能創下如此基業,我卻被孫策打得不能還手?這幾年在遼東無敵,原本還覺得天下大亂,自己有機會割據一方,甚至可以逐鹿中原,現在看來不過是坐井觀天罷了。

“升濟,形勢堪憂啊。”許攸收回目光,打量著公孫度,毫不掩飾眼中的憐憫。接連數日的戰鬥,他已經清楚公孫度身邊這些所謂精銳的實力,別說不是孫策的對手,就連公孫瓚的部下都比他們強得多,也就仗著人多勢眾,欺負欺負高句麗、扶余人,遇到真正的精銳立刻現了原形。

公孫度沉默以對。他現在不想和許攸說話。許攸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如果不是用了許攸的計策,他也不會落到這一步。可是這話他說不出口,計是許攸出的,決定卻是他做的,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孫策的戰鬥力如此強悍,步卒正面作戰,他根本不是孫策的對手,兩倍的兵力優勢都無法取勝。

可惜現在知道已經遲了。他只希望能撤出這片丘陵地,趕到汶縣,在開闊地與孫策再戰。孫策只有不到兩千騎,他會發揮遼東軍騎兵的優勢,讓孫策知難而退,用實際戰績回應許攸對他的蔑視。

許攸忽然扯了扯公孫度,向遠處指了指。公孫度擡頭看去,只見一個士卒逆著隊伍走來。山路本來就狹窄,將士們牢騷滿腹,現在有人逆行,情緒更加激動,雖然沒有人喝斥,卻有意無意的扛擠,讓那人走得跌跌撞撞,非常艱難。

公孫度一眼認出那是信使,心情突然忐忑起來。看這信使的神色,恐怕不是什麽好消息,難道公孫模那邊出了事?他迅速考慮了一下,又覺得應該沒什麽好擔憂的。公孫模有步卒近萬人,騎兵五千,就算正面作戰,孫策也沒什麽。何況公孫模還有大營可守,孫策應該沒那麽容易得手。難道是公孫模不聽命令,出營迎戰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就真的該死了。

信使趕到面前,雙手遞上一份軍報。一看軍報上的封泥,公孫度心裏就咯噔一下。

封泥上是司馬張敞的印,不是公孫模的印。

公孫度後脖頸直冒涼氣,連指尖都有些發麻。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公孫模死了,營中無將,司馬張敞接管了指揮權。他連忙打開軍報,軍報內容很長,張敞詳細的敘述了公孫模出戰的經過,看到公孫模不帶步卒,只率領騎兵迎戰孫策,公孫度便知不妙,氣得破口大罵。

“豎子,竟敢違抗我軍令,著實該死!”

許攸從公孫度手中接過軍報,迅速掃了一遍,臉色也陰了下來。公孫模戰死,大營堪憂,糧草很可能會落入孫策之手。如此一來,公孫度就算走出這片丘陵也無法補充糧草,空有數萬大軍也無濟於事。

“你這幾個族人怎麽這麽沒用?一個比一個無能。”許攸忍不住罵道:“五千騎敗給孫策一千騎,你怎麽能讓這樣的人擔任大將?”

公孫度勃然大怒,反唇相譏。“我的族人雖然無能,卻是力戰而死,你許子遠倒是智計過人,不也一樣敗給了孫策,葬送了袁本初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