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匪夷所思(第2/2頁)

公孫度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他也覺得非此無法解釋虎躍塞的失守。尤其是公孫桓的第二份報告送到時,他便無奈地接受了許攸的意見。如果不是楊祈投降,怎麽可能連一個人都沒逃出來?就算孫策所部的戰力強大,總能派幾個送信的吧。

公孫度大發雷霆,暗自發誓要殺了楊祈全家。虎躍塞的失守讓他陷入了被動。不奪回虎躍塞,後續的糧草都進不來,五萬大軍一旦斷糧,將不戰自潰。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公孫度心裏說不出的懊惱,卻不能形諸於色。他不想被許攸嘲笑,尤其是發生了這種事的情況下。

他反復權衡,最後決定派人通知公孫模小心前進,暫時不要靠近虎躍塞,另選道路,哪怕路難走一些,遠一些,也不要輕易冒險。虎躍塞易守難攻,想重新奪回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與此同時,公孫度派兵增援東山關,防止虎躍塞的情況在東山關上演。

……

收到甘寧輕取虎躍塞的消息,孫策也很高興,擊敗公孫度的信心又增強了三分。

他知道奪取虎躍塞是必然的事,但他沒想到會這麽快,這麽輕松。這再一次證明了他之前的判斷,公孫度和公孫瓚差不多,因為得不到世家的支持,手下沒幾個真正能用的人才。他能在遼東迅速打開局面,並不是因為他的團隊有多強,而是因為他的對手更弱。

不管承認與否,知識的傳承還是控制在世家、豪強手中,不學有術的天才畢竟是少數。公孫度能有今天也和他的家世和個人際遇脫不開關系。公孫氏本來就是幽州大族,再加上太守公孫琙對他的格外照顧,他才有機會到洛陽開拓眼界。遼東就這麽多人口,文化教育都遠遠不及中原普及。如果說中原寒門只是晉升難,遼東寒門連成才都不是一件易事,就算公孫度禮賢下士,也沒多少人可供選擇。

楊祈等人算是矮子裏面拔將軍,在遼東還算勉強,與甘寧這樣的猛人對陣時就不夠看了。

軍謀處立刻派出斥候越過虎躍塞,探查東山關附近的形勢,很快就發現了公孫桓率領的兩千騎兵。在反復推演後,軍謀處否決了甘寧進攻東山關的建議,選擇正面強攻公孫度的主力。

取虎躍塞的目的是截斷公孫度的糧道,延緩公孫度糧草補給的速度,造成他的軍心不穩。現在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再強攻東山關。東山關離沓氏城很近,公孫度隨時可以派兵增援,且東山關的地形與虎躍塞不同,兵力更多,精銳的作用減弱,最後還是要靠強攻。

既然是正面強攻,攻城不如野戰。

孫策同意了這個方案,派人接替甘寧鎮守虎躍塞,將甘寧調回主戰場。甘寧屠了虎躍塞,一個活口都沒留,不少人對他很有意見,但孫策覺得這種時候不是追究甘寧道德人品的時候,兩軍對壘,需要這種一往無前的殺意,虎躍塞本來就是軍事要塞,並沒有平民,甘寧的屠殺有殺俘的嫌疑,但沒人能夠指證,不必太過計較。

甘寧欣然同意,帶著兩百多顆首級回到大營。他對謝寬率領的甲等射手贊不絕口,簡直誇上了天,說得謝寬都不好意思了。孫策心裏清楚,甘寧可不是願意讓功勞的人,他這麽客氣一是因為甲等射手的確在奪取虎躍塞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二是因為虎躍塞的功勞不夠大,讓給謝寬,甘寧才有理由繼續爭奪出戰的機會。甘寧只是看起來粗猛,實際上他精明著呢。若非如此,怎麽可能橫行長江這麽多年。

孫策部署任務,將主力分作兩部,一部由他親自指揮,一部由沈友指揮,兩部輪番上陣。甘寧劃撥在他麾下,並將首戰的任務交給了甘寧。甘寧心花怒放,比得了重賞還開心。

用兩天時間打探消息,準備戰具,第三天清晨,孫策下達正面強攻的命令,棄舟登岸。

公孫度也做好了準備,親自趕到到前沿陣地指揮,許攸隨行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