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非戰之罪(第2/2頁)

戰場漸漸沉寂下來。

……

顏良的屍體擺在帳中,醫匠已經將他的頭顱縫好,鮮血洗去,但殘破的肢體還是讓人觸目驚心。即使諸將都是見慣生死之人,看到這一切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關羽和顏良有血海深仇嗎?還是說這人天性暴虐,貪殘好殺?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關羽的武藝絕非等閑人可比。此人的悍勇已經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與他對陣還是謹慎一些的好,千萬不能恃勇。雖然他們都不太喜歡顏良,但顏良的武藝高強卻是無法否定的。

“諸位,顏良不幸戰死,關羽也受了重傷。若非他退得快,今夜就是另外一個結果。”袁譚強按不適,盡可能平靜地說道:“為將者,當以大局為重,不可恃勇鬥狠,白白壞了性命。”

“喏。”荀衍等人躬身領命。

袁譚嘆了一口氣,有些惋惜。顏良雖然脾氣不太好,有些不合群,但他的悍勇和臨陣應變能力卻是屈指可數的,如今居然陣亡,對士氣是一個莫大的打擊,尤其是在張郃受傷之後。荀衍、高覽的指揮能力也許不在顏良之下,但他們的武藝不足,臨陣經驗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不能穩住局面,他一點把握也沒有。

他轉頭看向沮授。“公與?”

沮授微微欠身。“使君,顏良陣亡的確可惜,但這是意外,非戰之罪。關羽雖然僥幸未死,卻也身受重傷,否則不會主動撤退。從戰局而論,我軍並未受挫,只是運氣略微差了一些而已。”

袁譚想了想,覺得有理。他轉頭看看荀衍等人,荀衍等人紛紛附和,贊同沮授的分析。

沮授又道:“關羽雖然自負驕狂,但他關愛士卒,練兵有方,所部將士戰力為劉備麾下最強。我們能擋住關羽的攻擊,就能擋住別人的攻擊。關羽受傷,數日內難以再戰,諸君正該利用這個機會,吸引教訓,針對性的進行一些訓練,以備再戰。我軍新卒居多,這樣的經驗尤其難得。使君,我建議將昨夜臨戰的校尉、都尉、軍侯乃至都伯都集中起來,詳細詢問當時的戰況,分析利弊。”

袁譚非常贊同。他知道孫策每次戰後都會進行類似的活動,並形成正式的文書,作為軍中將校的輔導教材。劉備、關羽的練兵之法就是從孫策那兒學來的,想必也會做這樣的事情。如果他們不加以研究,下次作戰很可能還會受挫。

“諸君,別駕所言有理,這件事不能拖延,當盡快施行。”

荀衍等人再次領命,尤其是荀衍,主動提出由諸將一起參與,復原當前的戰局,盡可能掌握更多的細節。他還建議,不僅要了解關羽現在的戰法,更要推演他可能的變化,為下次接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袁譚非常滿意,決定由荀衍、高覽共同負責這件戰後復盤。這兩人雖然武藝不如顏良,但用兵調度並不遜色,尤其是荀衍,進步最快。他不僅自己琢磨,還想方設法收集孫策麾下講武堂的聽課筆記,加以揣摩。這件事以前是由郭圖負責的,郭圖出使草原後,這些事就由他兼管,想來這段時間收益良多。

荀衍領命,不顧一夜辛勞,命人準備酒食,把相關的將領都請到大帳,溫言撫慰。這些校尉、軍侯剛打了敗仗,又死了上官,正是心慌意亂的時候,說起話來也有些前言不搭後語,荀衍卻不著急,耐心的詢問,一點點的拼湊細節,並命人仔細記錄。

忙活了幾個時辰,第二天中午,荀衍和高覽把相關情況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報告,並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正如沮授所言,這一戰並非戰敗,只是運氣稍微差了些。一是關羽手中的刀非常鋒利,顏良準備不足,先被關羽劈碎了盾牌,傷了左手,失了先機;二是關羽能全身而退,關鍵在於太史慈用出神入化的箭術阻擊騎兵,打斷了騎兵沖鋒的節奏,才讓關羽全身而退,否則關羽必死無疑。

關羽手中的戰刀也好,太史慈也罷,都和孫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