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0章 自食其力(第2/2頁)

真正能指望的是關羽,所以孫策又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詳細解說了目前的情況,最後又說,劉備出身太低,幽州世家也好,冀州世家也罷,都不會支持他,想不戰而取涿郡是不切實際的。但劉備瞻前顧後,未必敢出師,很可能又一次錯失戰機。你如果擔心兵力不足,不足以一戰,我可以安排太史慈、公孫續協助你,拿下涿郡。

……

劉備收到了張則的消息。張則說,袁譚已經向朝廷稱臣,冀州人心復定,武力攻取涿郡的時機尚不成熟,他正在和袁譚商量,打算以和平的方式讓涿郡重歸幽州,請劉備稍安勿躁,耐心等一段時間。

劉備大怒。張則這分明是在敷衍他,和袁譚妥協,又想出賣他了。就算能通過談判取回涿郡,涿郡還能給他嗎?正在這時,他又收到了孫策的信,仔細研究了孫策的方案後,他倒是覺得有一定的可行性。他做過平原相,知道平原的形勢,相信孫策此舉並非為別人著想,而是為他自己的利益考量。正因為如此,他才相信孫策不是敷衍他。人只有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時才是可信的,沒有人會為他人的利益拼命。

別人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靠得住,要奪涿郡,只有自食其力,親自動手。

所以,當關羽來請戰的時候,他一口答應,就連請太史慈、公孫續助陣的建議都全盤接受。公孫續和袁譚有仇,他應該不會拒絕。讓太史慈、公孫續在前線廝殺,總比讓他們在背後虎視眈眈來得安全。

他隨即派簡雍趕往右北平,與公孫續、太史慈見面。

太史慈、公孫續已經收到了孫策的命令,爽快的答應了。太史慈讓簡雍回報劉備,我們正在集結人馬,很快就能成軍,大概有三千騎左右。軍械不用你們擔心,你們只要提供糧草就行了。

劉備收到回復,大喜過望,立刻進入全軍備戰狀態。他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自已親率,由安次直撲涿縣,一路由關羽指揮,沿巨馬水西進,切斷張郃的斷路。如果張郃識趣,搶先撤出涿郡,那就萬事大吉,如果張郃不退,關羽就負責阻擊渤海、河間方向來的援軍。

為此,劉備將太史慈、公孫續的援軍全部調撥給了關羽,彌補關羽沒有騎兵的缺陷。泉州有糧,完全可以解決太史慈等人的糧草供應。他本人則不惜重金,征發了兩千漁陽突騎,交給趙雲指揮。

與此同時,劉備派人與閻柔聯系,希望閻柔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得知太史慈將出兵助陣,閻柔很爽快的答應了。他也想趁此機會了解一下太史慈的實力,免得將來和太史慈對陣時一無所知。

整個漁陽、廣陽都被動員起來,刺史張則卻被擱在一邊。

八月初,太史慈率部趕到泉州,與關羽、田豫會合。得知劉備的計劃是秋收後再出發,太史慈斷然否決。你秋收,張郃也在秋收,而且會比你早幾天,等你收完莊稼,再趕到涿郡,張郃已經顆粒歸倉,以逸待勞的等你了。既然要作戰,就不能在乎這點損失,莊稼扔著,讓百姓收,給他們一點好處就是了,現在抓住機會,搶在張郃收割之前趕到涿郡,讓他無法收割。他如果迎戰,就放火燒了莊稼,讓他無糧可守。他如果不迎戰,我們就搶收他的莊稼,就食於敵,豈不比自己運糧去好?

關羽恍然大悟,連聲贊好,隨即下令起兵,並請太史慈率部先行。他派人送信給劉備,解釋了提前出兵的理由,建議劉備也按太史慈的建議,立即出師,以收出其不意之效果。

劉備收到消息,一方面贊嘆太史慈這個主意絕,深諳出奇制勝之道,一方面又有些擔心,關羽也太著急了,連一兩天都不肯等,到了戰場上,他還能控制得住嗎?

盡管如此,劉備還是接受了太史慈的建議,讓簡雍、劉修等人留守,代理涿郡太守,發動百姓搶收莊稼,自己則帶著兩萬三千步騎直撲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