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欺人太甚(第2/2頁)

簡雍和劉修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劉備。

劉備似乎也沒希望簡雍回答,他一邊抹著眼淚和鼻涕,一邊自語自語,有時清晰有時含糊,中間偶爾夾雜著幾句咒罵。“寒門,寒門怎麽了,他不是寒門麽?當初在中原,我為他對付豫州世家,出力不少,他有今天,我也是有功的,為何一日得勢,便來欺我?什麽朝廷詔令,他若心中真有朝廷,焉能如此跋扈……”

簡雍一聲輕嘆,拱手道:“府君,是我等無能,愧對府君信任。”

劉備搖搖手,用手巾擤了一下鼻子,又揉揉泛紅的眼睛,強笑道:“一時失態,憲和莫怪。憲和,孫策有多少人馬,哪些將領,你再細說說,知道多少說多少。”

簡雍無奈,只得簡單地再說了一遍。他們一直被軟禁,只是零星地聽到一些消息,知道孫策親至,麾下是江東子弟組成的精銳步騎,兵力多少不明。水師由甘寧指揮,這是一直在渤海附近出現的,劉備並不陌生。孫策到了青州,青州刺史沈友應該會參戰。沈友麾下有兩萬江東子弟兵,還有數量不明的青州兵。此外還有在平原、濟南一帶作戰的太史慈,不過他有防備袁熙的任務,會不會參戰,現在不敢斷定。

劉備仔細聽完,思索良久,又道:“你可曾聽說袁譚的使者與孫策見面?”

簡雍搖搖頭。這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劉備難以決定,派人去請關靖。關靖聽完孫策的條件,眉頭緊鎖,沉吟良久。“將軍欲戰,欲和?”

劉備苦笑道:“若是欲戰,能勝否?”

關靖說道:“若是欲戰,勝固然難,大敗亦不至於。孫策、沈友所領主力是江東人,未必適應幽州的天氣。且他們缺少騎兵,上岸追擊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擄掠泉州、雍奴,損失肯定會有一些,但不至於一敗塗地,存糧還可支撐一年半載。問題在於……”關靖頓了頓,擡頭看了劉備一眼。“若有人趁勢而起,與孫策聯盟,南北夾擊,內外交攻,那就有些麻煩了。”

劉備摩挲著腰間的劍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兩下。他正是擔心這些,才不敢輕易言戰。孫策以水師、步卒為主,缺乏騎兵,不太可能上岸深入,可他勢單力孤,之所以能在幽州立足,憑借的正是從孫策那裏常來的屯田練兵之法,張則也好,袁譚也罷,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擊敗他,這才一直隱忍至今。如果他被孫策擊敗——這幾乎是必然的,結陣而鬥,他沒有勝算——別人就會趁機撲上來,將他撕成碎片。

袁譚、張則,甚至表面順從的公孫範,都在等著這個機會。

劉備眼神閃爍,猶豫道:“若是……欲和,孫策會同意嗎?”

“孫策千裏而來,自然不僅僅是為了與府君為敵,奪泉州之糧。他是為染指幽州。既然如此,他的對手就不僅僅是府君,還有張使君、袁譚,不得不從長計議,以免為人所趁。依愚之見,與府君相比,他更需要考慮袁譚。”

劉備點點頭,眼珠轉來轉去。“你是說,他虛張聲勢,想迫我俯首?”

“也未必。畢竟府君占了安次,而公孫續就在孫策身邊,他要入幽州,打著為公孫伯珪復仇的旗號是最自然不過的。”

劉備眉頭一挑,額頭的青筋鼓起,像一條蚯蚓爬過。他接收了公孫瓚的人馬和地盤,又用各種借口殺了少人,但時間太短,公孫範還在薊縣,公孫續又在孫策身邊,公孫瓚的舊部並不完全服從於他,只是在等機會。就連關靖都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關靖建議他放棄安次,退守漁陽,他是絕不能答應的。

好容易把這塊肉吃到嘴裏,怎麽能輕易吐出來。

關靖看得分明,暗自嘆息。劉備對他終究是不信任的。他佯作未見,接著說道:“袁譚據涿郡,安次已成是非之地,以公孫伯珪之威名尚且戰歿,公孫續又如何能安然無恙?他就算回來,也不該在安次。府君,你何不順水推舟,表公孫續為一郡太守?”

劉備茅塞頓開,破涕為笑。他拍拍大腿。“長史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