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涼州風(第2/2頁)

他很憤怒的指出,涼州羌亂的起源就是關東籍官員不體恤涼州漢羌百姓的艱苦,橫征暴斂,官逼民反,也正是關東人對關西人的歧視讓涼州羌亂越演越烈,如果大廈將傾,這些人不能力挽狂瀾,只會引經據典,說些空話,應該讓他們都趕出朝廷,選派熟悉涼州風土人情的官員治理涼州。

楊阜的咄咄逼人讓那些老臣無法對敵,一戰成名。就連對他有些排斥的韓遂、馬騰都不得不承認他是個人才,不愧涼州俊傑。

楊阜等人的入朝為天子遷涼州漢羌百姓移居關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司空府又負責水土之事,趙溫不在,楊阜就是實際上的司空。朝會過後,他立刻奔赴各地,丈量土地,規劃屯田,準備春耕。

與中原相比,關中荒蕪已久,可是和苦寒的涼州相比,關中簡直是一片樂土,到處都是肥沃的土地,看到這麽多土地拋荒,那些搶先一步與朝廷聯姻的涼州世家簡直開心瘋了。以前限於朝廷法令,涼州人無法內遷,就連涼州三明之一的名將張奐想把家從敦煌遷到弘農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如今只要支持天子就可以遷到關中定居,對他們來說,這簡直是從天而降的福祉。

消息傳回涼州,整個涼州都騷動起來。

與此同時,天子命人找到袁隗、袁基等人的埋骨處,重新收斂,派太常祭祀,然後裝進五十多口棺材,命人送往汝南安葬。

緊接著,天子下詔改元,年號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