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雪災(第2/2頁)

周瑜正在考慮如何拒絕,趙溫離席而起,整理了一下衣冠,向周瑜行了一個大禮,匍匐在地。

“請將軍救關中百姓。”

周瑜大驚,連忙避席,還了一禮。“趙公,這如何使得,你這不是……”

趙溫懇求道:“將軍,我從關中一路走來,武關內外截然不同,仿若兩個天地。武關都尉徐庶雖全力求助,但凡能入關的百姓都可以得到安置,但他畢竟守土有責,不能深入關中。我也是迫於無奈,不得不出此下策,還請將軍看在百姓無辜的份上,施以援手。”

周瑜左右為難。他既不能擅自撥糧,又不能見死不救,尤其是看著趙溫拜在自己面前。就在左右為難的時候,蔡琰說道:“趙公,你就不要為難公瑾了。軍糧是不能隨便動的,公瑾受孫將軍所托,鎮守荊州,更不能做這樣的事,否則如何對得起孫將軍的信任。”

“昭姬……”蔡邕和趙溫同時說道。

蔡琰擡起手。“趙公,父親,你們不要急,且先安坐,聽我說完。”

蔡邕非常相信女兒,拉起趙溫,讓他入座,又催蔡琰快說。蔡琰說道,軍糧不能隨便動,這是軍中規矩,不用再討論。但南陽除了軍糧之外,還有不少余糧存在私人手中。孫策愛惜百姓,行輕租稅之政,田租三十收一,百姓手中大多有余糧。現在他們可以通過到工坊做工掙錢,也可以通過運輸、做傭工掙錢,手頭大多比較寬裕,一般不需要出賣糧食,但是如果價錢足夠高,他們還是願意出售的。

因此,他們可以通過私人售買的辦法買一批糧食,先送往關中,解燃眉之急,趙溫本人則迅速趕往江東,拜見孫策,如果能迅速談攏,以孫策對百姓的愛護,他也不會拒絕運糧救人。只要他有命令到,周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軍糧。

趙溫有些猶豫。“孫將軍……能這麽做?”

蔡琰正色道:“趙公,你別忘了,去年孫將軍曾輸糧三十萬石入關中,還是在豫州大疫的情況下。孫將軍對朝廷可能沒什麽敬意,但他對百姓的好卻是有目共睹的。趙公曾在豫州、荊州遊歷,應該有所耳聞。”

趙溫面紅耳赤,有些尷尬。他聽得出蔡琰的指責,卻無言以對。一來他去找周瑜,打周瑜軍糧的主意的確不妥,哪怕他是為了關中百姓。二來正如蔡琰所說,他對孫策還有些成見。若非如此,他就不應該拐到襄陽來,而是順水而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江東,直接向孫策求援。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現在也許已經到了江東。

“呃,伯喈兄,你看……”

“我看可行。”蔡邕撫著胡須,連連點頭。

蔡琰又道:“趙公,琰不才,還想多說兩句。”

“昭姬,你說。”

“既然襄陽都下了大雪,關中甚至成了雪災,那河北的形勢可能會更糟,孫將軍與幽州一直有聯絡,如果幽州也受了雪災,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向孫將軍求援,中原的青州、徐州、兗州也不例外,孫將軍雖然屯田有成,但糧食畢竟有限,你如果去慢了,就算孫將軍想幫你可能也有心無力。”

趙溫聽了,如夢初醒,懊惱地一拍額頭。“我真是老糊塗了,自作聰明,卻險些誤了大事。”他匆匆一拱手。“伯喈兄,南陽的事就委托你,我現在就起程趕往江東,拜見孫將軍,你能不能……為我修書,說一說這秘書的事?”

蔡邕一口答應,轉身就讓人準備紙筆,蔡琰及時攔住。

“趙公,你自去見孫將軍,畫蛇添足反而不美。孫將軍是救百姓,不是救朝廷,你用秘書為條件,會讓他有要挾之意。他出糧,朝廷得名,這恐怕不行。我如果猜得不錯,他很可能會像去年一樣,只救百姓,不救朝廷,一粒糧都不能落入朝廷手中。你見到孫將軍時,最好不要提朝廷,否則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趙溫也回過神來,連連點頭,匆匆一揖,起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