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白發有淚(第2/2頁)

蔡邕定睛一看,見是趙溫,大笑不已,連忙起身迎了上去,一把抓住趙溫的手。“子柔啊,你怎麽來了?來得好,來得好,快請坐。你要是喜歡,就留在襄陽別走了。我上次就勸你別走,你就是不聽。”

蔡邕一邊拉著趙溫入座,一邊招呼人上茶,連周瑜都忘了招呼。他太興奮,聲音大得連後院的蔡琰都聽到了,趕到前面來看發生了什麽事,見趙溫在座,大感意外,連忙示意蔡邕不要高興太早。趙溫這時候趕到襄陽,絕不會是看望朋友這麽簡單。

蔡邕也會過意來,小心翼翼地看著趙溫。“子柔,是不是有公務在身?”

趙溫點了點頭。“可說是一個好消息,至少對伯喈兄來說如此。”

“對我?”

“你一直想要的秘書,陛下同意借了。”

“是嗎?”蔡邕盯著趙溫看了片刻,見趙溫臉上雖然有笑容,但笑得非常勉強,問道:“子柔,究竟怎麽回事,是不是……還有其他隱情?”

趙溫收起笑容,默默地點了點頭。“伯喈兄,這裏也沒有外人,我就直說了吧。秘書是長公主的嫁妝,陛下要與孫策聯姻,將長公主嫁與孫策為妾。”

蔡邕的臉色當時就變了,他直起身,看看趙溫,又看看周瑜。周瑜也很驚訝。“聯姻?為妾?”

趙溫有點不好意思。“公瑾,實在抱歉,有些事當時不方便說,只有見到伯喈兄才能說。這件事關系重大,我不敢有絲毫疏忽。”

周瑜默默地看了趙溫一眼,沒有再說什麽,但神情間有些不悅。他陪著趙溫走了上百裏,趙溫居然沒露一句口風,顯然是不信任他。細想起來,趙溫特意拐到他的大營裏去可能還有刺探軍情的意思。他這次實在是大意了。

蔡邕見了,更是著急,拍著坐幾扶手,連聲催促。“子柔,究竟是什麽事如何重要?堂堂的長公主,怎麽會下嫁為妾?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子柔,你倒是快點說啊。”

蔡琰悄悄地拽了拽蔡邕的袖子,不緊不慢地說道:“阿翁,外面下著雪,天氣冷得很,你容趙公喝兩口茶,暖暖身子再說不遲。”

蔡邕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雖不再催,兩只眼睛卻直勾勾地看著趙溫。趙溫捧著茶杯,慢慢的呷著,看著茶霧在眼前繚亂,冰冷的臉龐漸漸恢復了知覺,兩行熱淚卻不知不覺的湧了出來,一滴一滴地滴入茶盞中。開始還有些控制,後來情緒漸漸失控,索性放下茶杯,伏案大哭。

蔡邕三人面面相覷,氣氛漸漸沉重起來。趙溫可不是什麽多愁善感的書生,他是頗有雄豪之氣的大丈夫,如今傷心成這樣,自然是和這次使命有關。雖說趙溫還沒詳細講述,但僅憑長公主下嫁為妾,又以秘書為嫁妝即可看出,朝廷若非山窮水盡,絕不會出此下場。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作為一個老臣,看到朝廷如此委屈求全,趙溫豈能不傷心,就連蔡邕都有些唏噓。他這些年在襄陽著書,看似開心,實則也是自欺欺人,只是知道自己無力回天,以著書自娛罷了。想當年,他可是因為上書力諫而被流放朔方的。如今年紀雖然大了,一腔熱血漸冷,可是那顆心還在,聽到朝廷的消息時,總會有些異樣的感覺。

即使明知大漢之火將滅,他只能躲在這裏為大漢寫一曲挽歌,可是真聽到這樣的消息時,他還是無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之情。

四百年的大漢江山啊,就這麽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嗎,只能存留在竹簡紙頁之中嗎?

蔡邕越想越難過,也不禁紅了眼睛,與趙溫相對而泣。

周瑜和蔡琰見狀,不動聲色的使了個眼神,悄悄地起身,命人準備些熱水,待會兒讓蔡邕和趙溫洗臉。他們走到廊下,看著從天而下的鵝毛大雪,並肩而立。蔡琰伸出手,接過兩片雪花,看著雪花在掌心漸漸融化成一滴水,一聲輕嘆。

“大雪兆豐年,可是有些百姓怕是看不到明年了。這一場雪,不知道要凍死多不人。”

周瑜眯著眼睛,看著階下已經深及膝蓋的大雪,突然說道:“昭姬,你知道袁邵公(袁安)的那個故事嗎?”

蔡琰略作思索。“你是說他客居洛陽,因大雪封門險些凍死的事?”

周瑜點點頭。“這就是伯符說的小冰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