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2/2頁)

孫策見孫堅堅持,沒有再說什麽。這件事影響太大,一時半會的說不清楚,還是找個時間坐下來談。他回頭看看,笑道:“這麽多鄉黨等著,我們不能太失禮了,還是先見一見吧。”

孫堅點點頭,轉身向孫靜走去,大笑道:“幼台,聽說你現在潛心學問,成果頗豐,連彭城張子布看了你的文章後都贊不絕口。你這功勞可比我們父子征戰立功還要大啊,我們孫家也算是出了一個讀書人。”

孫靜連連搖手,面帶笑容。“兄長說笑了,我那算什麽文章,只是搜羅隱逸,遊戲之作罷了。況且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幾位都是鄉裏賢士,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兄長,我來為你介紹。”

孫靜引著孫堅來到一群儒士面前。這些儒士都是富春、錢唐、余杭一帶的土著,讀過書,有的還略通經學,但水平實在很一般,沒什麽名氣可言。幾年前,孫靜受孫策之托,在附近鄉裏搜羅古物件,采集故老傳說,成果頗豐。他們底氣不足,沒敢直接付印,先將文稿送到汝南,本來是想給孫策看看的,到了才知道孫策去了荊州,就順便請張昭看一看。張昭對那些傳說不敢興趣,但是對他們收集到的古物很感興趣,認為裏面有些是上古的禮器,推薦他們去襄陽找蔡邕鑒定。目前結果還沒出來,但是得到張昭的認可,孫堅已經覺得很自豪了,覺得孫家不再是寒門武夫,也出讀書人了。

孫策正準備跟進去聽聽,朱然快步走了過來,看起來有些緊張。孫策眉頭微挑,有些不悅。今天是他們父子衣錦還鄉、榮歸故裏的大喜日子,就算有什麽事也沒必要現在說吧。

朱然看出了孫策的不悅,連忙說道:“將軍,六百裏加急。”

聽說是六百裏加急,孫策不敢怠慢,但臉上也沒太多的動靜。既然是六百裏加急,自然是遠處的消息,遠處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也很難立刻做出反應。

“哪兒來的?”

“南邊一份,北邊一份。”

孫策再次驚訝。要麽不來,一來就兩份,一南一北,這麽巧?他看看四周,轉身回到江邊。

“說。”

“北邊是麋將軍轉來的,公孫瓚與劉和大戰,同歸於盡,劉備接管了公孫瓚的部屬,袁譚接管了涿郡。”

孫策腦袋有點疼。公孫瓚怎麽這麽廢,就這麽死了,我那些投資豈不是全便宜了大耳賊?這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剛剛想打遼東的主意,策應公孫瓚,決議還沒敲定,公孫瓚先掛了。他有點明白郭嘉為什麽在這個時候通知他了。既然消息送到他手裏,公孫續很快就能見到信使,如果不事先考慮妥當,公孫續可能會失態。

“南方又是什麽事?”

“交州刺史朱符被夷人殺了。”

孫策一愣。“什麽?”

“交州刺史被人殺了,說是當地夷人幹的,但具體情況還在查。”

“臥操!”孫策脫口而出,有點沉不住氣。朱符是朱儁的長子,脾氣不太好,性格粗暴。他做交州刺史有幾年了。朱儁被罷免之後,他就開始派人與朱符接觸,希望朱符能夠支持他,免得他勞師遠征。不知道是覺得交州太遠,孫策鞭長莫及,還是覺得孫家父子都是朱儁的故吏,朱符的態度一直曖昧。孫策最近在考慮是不是用兵交州,同樣沒有決定,結果朱符掛了。

這是故意給我找麻煩麽?一南一北,同時出事,而且當事人都與他有關系。荊州那邊還沒定,周瑜暫時也脫不了身,老爹孫堅一心要去長安做忠臣,誰去交州比較合適?

孫策來回轉了幾圈,對朱然說道:“告訴祭酒,先派人安撫公孫續,穩住他。朱公那邊我親自去說。”

朱然應了一聲,轉身匆匆走了。孫策調整了一下呼吸,讓自己恢復平靜,來到孫堅身後,笑眯眯地看著孫堅和一群書生說笑。孫堅抽空看了他一眼,用眼神詢問他出了什麽事,孫策笑笑,不動聲色地附在孫堅耳邊說道:“沒什麽大事,一點小問題。”

孫堅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