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遺憾(第2/3頁)

他甚至不想給劉和與鮮於輔等人聯手的機會,他要在半路上截擊劉和。兩千多白馬義從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對付劉和綽綽有余。就算鮮於輔等人趕來接應也沒什麽關系,他還為他們準備了一萬步騎。除此之外,留守薊縣京觀的弟弟公孫範也做好了準備,只要張則出城,公孫範就會奪取薊縣的控制權。

公孫瓚揮手示意騎士退下。關靖正要向前上說話,公孫瓚擡起手,直接打斷了關靖。“長史不用勸了,我意已決。劉和不會罷休,我也不會引頸受戮,索性殺個幹幹凈凈,免得夜長夢多。”

關靖苦笑。“將軍,我不是勸你不要去,我只是建議將軍謹慎些。劉和的兵力雖然有限,卻非愚蠢之人,用兵能力比其父劉虞強太多了。他不會不提防將軍,甚至有可能布下陷阱,以待將軍……”

“我又不是三歲小兒。”公孫瓚冷笑道:“我出征塞外,大破烏桓人的時候,劉和不過是個黃口孺子呢。他所謂的戰績不就是奔襲豫州嗎?我沒看出來他有什麽過人之處。”

關靖無語,訕訕地正欲退下,有人來報,劉備派來了信使。關靖很驚訝,連忙停住腳步。公孫瓚也有些意外,思索片刻,讓人將使者叫進來。使者奉上一封書信,公孫瓚打開一看,劍眉微挑,轉頭看了關靖一眼,將書信遞了過來。關靖接過看了一遍,驚訝不已。

劉備提醒公孫瓚小心袁譚麾下的大戟士,說大戟士是經歷過官渡之戰的精銳,張郃也是驍勇善戰之人,尤其擅長潛行,有可能會潛入幽州境。

關靖不明白劉備這是什麽意思?他突然提醒公孫瓚小心張郃,和眼前這件事有關嗎?這話沒頭沒尾的,從何說起?

關靖沉思良久,對使者說道:“劉漁陽是不是聽到了什麽?最近有什麽人去漁陽了嗎?”

騎士搖搖頭,表示一無所知。他就是來送信的。

關靖又問:“劉漁陽現在何處?”

“郡界。”

“有多少人馬?”

“親衛騎千余人。”

公孫瓚不屑一顧,將白馬戰刀拉出半截,舉到眼前,眯著眼睛看了片刻,又“唰”的一聲推了回去,淡淡地說道:“你回去告訴劉漁陽,我知道了,不過不用他擔心,就算張郃來也無奈我何,我也不需要他的幫忙,讓他不要越界,以免引起誤會。”

騎士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關靖看著手裏的書信,無奈地搖了搖頭,眉眼低垂。

公孫策站了起來。“夜間寒冷,長史身體單薄,就留在城裏吧。我率部出發,快則明天正午,慢則日落,一定會有消息來。你守好城池,注意劉備的動向,若他敢越界,無須留情,痛擊之。”

“喏。”

……

劉備揮揮手,示意騎士退下,一聲輕嘆。“伯珪兄終究不肯原諒我啊。可惜了他這一身本領,因一時小憤而毀,於國於家無益。先賢有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真乃至理名言。”

關羽哼了一聲,看著遠處的地平線,丹鳳眼微微眯起,寒芒一閃而過。

劉備拉緊大氅,轉身看向關羽。關羽收到劉備的消息之後,兼晝夜程,趕來和劉備會合,身邊只帶了周倉等十余騎士。斥候深入渤海,打探到渤海太守臧洪率部兩萬,已經越過冰凍的漳河,正向北進發,他生怕泉州有失,不敢輕舉妄動。泉州倉裏放著大量的糧食,如果被臧洪奪取,對劉備將非常不利。只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參與對公孫瓚的戰鬥。

這無疑是一個遺憾。

從十年前見到公孫瓚的那一刻起,關羽對公孫瓚的印象就不佳,只是當時劉備寄人籬下,不得不忍氣吞氣。四年前再來幽州,情況已然不同,公孫瓚被袁紹重創,實力大損,劉備卻脫胎換骨,一躍而為漁陽太守,有了自己的地盤,與公孫瓚平起平坐,關羽看公孫瓚的心情也大不相同。

但是有一點沒變,他不喜歡公孫瓚,期盼著有一天能用青龍偃月刀砍下公孫瓚那顆高傲的首級。如今機會終於來了,他卻可能被臧洪纏住,脫不了身。

真是天意弄人。

“雲長,公孫瓚自負其能,樹敵無數,此次怕是在劫難逃,涿縣已經是我囊中之物,但袁譚覬覦幽州已久,他不會坐視幽州易手,你能不能守住泉州至關重要,千萬不能有閃失。”

“玄德放心,泉州萬無一失。”關羽悶悶地說道。他清楚泉州的重要性,這裏不僅是防禦冀州攻擊的第一道防線,還是劉備賴以生存的重要屯田區,更是中原的商船進出幽州的要道,不能有一點閃失。正因為控制了進出幽州的重要水道,壟斷了大部分的生意,劉備才能在漁陽迅速站穩腳跟,養活兩萬步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