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 明察秋毫(第2/2頁)

士孫瑞想了想。“他想復黃老之道,垂拱而治,還是想恢復三代之治?”

“不知道。”楊彪想起孫策當時的神情,難得地笑了一聲。“我想他也沒有定論,未必清楚哪種官制最有效,這才讓我先梳理一下。你也知道的,他沒什麽經學基礎,做事更注重實際。”

士孫瑞微微頜首,沒有再說什麽,眼神卻有些異樣。他看看楊彪,楊彪卻沒有再說這個話題,和士孫瑞聊起了楊修在廬山修的書院。士孫瑞從洛陽而來,正常情況下,他回程的時候可能會取道荊州,卻不會經過豫章,看不到豫章的情況。他介紹一下豫章的情況,讓士孫瑞對孫策的新政的了解更全面一些,略盡綿薄之力。

……

楊儀上了岸,盯著遠處的馬車看了一會兒,叫過一個虎士,吩咐了幾句。虎士領命,轉身離去。時間不長,他又回來了,身後跟著龐德和幾個西涼籍的義從騎士。龐德策馬來到楊儀面前,翻身下馬。

“威公,有何指教?”

“不敢。”楊儀指了指遠處的馬車。“那裏面有沒有你認識的人?”

龐德轉過頭,眯著眼睛看了一會,有些驚訝。“有一個有點眼熟,但……不太能肯定。”

“是誰?”

“好像是皇甫太尉的長子皇甫堅壽,就是站在車門前的那個,身形很像,但……”

“既然不能斷定,何不上前看看?也許是故人呢。就算不是故人,問問故鄉的消息也好。”

龐德會意,整理了一下衣甲,按著刀環,大步流星地向馬車走去。走到一半,他就笑了,暗自佩服楊儀雖然年少,這雙眼睛卻是毒辣,一眼就看出車門前的騎士與眾不同。自然不同,太尉皇甫嵩的長子,當年連董卓都要賣三分面子的年輕豪傑,即使穿上普通騎士的甲胄也掩蓋不住威勢。

龐德認出皇甫堅壽的同時,皇甫堅壽也認出了龐德。看到有騎士趕來,又看到楊儀對他指指點點,他就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暴露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暴露。見龐德直直地向自己走過來,他也不好再躲,擠出一絲笑容,強作鎮靜地看著龐德。

龐德走到面前,拱手施禮。“原來是皇甫將軍,幸會,幸會。”

“慚愧,慚愧。”皇甫堅壽還禮。“令明好眼力。”

龐德笑而不答,打量了一眼緊閉的車門,伸手示意皇甫堅壽一旁說話。皇甫堅壽點點頭,隨龐德走到一旁。龐德出身普通,身份和官職都不能和皇甫堅壽相提並論,對皇甫堅壽非常客氣,也沒多說什麽,說了幾句客氣話,問了問長安的情況,又約定如果有機會,希望能設宴款待皇甫堅壽。皇甫堅壽表示了感謝,卻沒有承諾,他也不知道士孫瑞什麽時候離開,是不是方便和龐德單獨會面。龐德也不強求,施禮而退。

得知騎士是皇甫堅壽,楊儀得意地笑了一聲,又吩咐一個虎士回去匯報。能讓皇甫堅壽做侍從騎士,車裏的人絕不是普通人,至少是能和皇甫嵩說得上話的人。這樣一個人以使者身份來到江東,又不肯拋頭露面,這裏面肯定有問題。

就在這時,馬車的車門打開了,楊彪和士孫瑞並肩下了車。楊儀見狀,連忙叫住虎士,自己大步走到楊彪面前,拱手施禮。楊彪咳嗽了一聲,指著士孫瑞說道:“這位是司徒扶風士孫瑞,字君榮。”

楊儀連忙上前拜見,報上自已的籍貫姓名。士孫瑞打量著楊儀,驚訝不已。他在車裏看到龐德過來和皇甫堅壽說話,知道行跡暴露,不得不主動表明身份。走近了看,才發現楊儀竟如此年輕,不免驚訝。早就聽說孫策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但他一直不怎麽相信,總覺得言過其實,今天初見楊儀,他算是親身領教了。如果孫策身邊一個侍從都有這樣的能力,其他人可想而知。

“楊君,我能問你一句嗎?”

楊儀笑笑。“司徒是想問我如何看出破綻的吧?”

士孫瑞笑笑。“正是。”

楊儀轉頭看向皇甫堅壽。“皇甫將軍雖然穿著普通騎士的甲胄,但他走路時龍行虎步,有著普通騎士難以企及的氣勢,其他騎士對他畢恭畢敬,離得都有點遠,敬畏之心甚明,顯然不僅僅是上官與部屬這麽簡單。有此二者,足以令人生疑。”他笑了笑。“倒是司徒有大隱之風,不露行跡。”

皇甫堅壽露出尷尬之色,士孫瑞卻撫著胡須笑了。“久聞孫將軍身邊有個郭嘉郭奉孝,明察秋毫,見微知著,沒想到還有你這樣的少年俊傑。看來孫將軍麾下人才真是不少。我非常好奇,想和孫將軍見一面,不知道楊君能否代為通傳?”

“恭敬不如從命,樂意之極,請司徒隨我上船。”

士孫瑞和楊彪交換了一個眼神,嘴角露出不動聲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