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屯田校尉(第2/2頁)

經過兩年時間的整頓,這片屯田區已經初見成效,築起了堤壩,引水的溝渠縱橫分布,多余的水被引走,原本的窪地現在變成了良田,稻子收割完畢,田裏種下了冬麥,還沒有冒青,但濕潤的土看起來就讓人覺得收成不會差。一路走來,孫策心裏滿滿的成就感。

走了小半個時候,來到視察的地點,屯田校尉鮮於程率領一群吏員和農夫代表已經在等著。孫策勒住坐騎,一個頭載皮弁,身穿武士服的中年人快步走到孫策面前,“啪”的一聲立正,舉起殘缺不全的右臂,向孫策行了一個軍禮,大聲道:“故折沖營宣武曲軍侯楚雄拜見將軍。”

一見此人有殘疾,步履之間既有雄邁,又有規矩,孫策就猜到應該是一位因傷退役的老兵。他收起笑容,左手挽韁,右手撫胸還禮,然後又翻下馬,一手輕拍楚雄的肩膀,一手撫楚雄的斷臂,和聲問道:“傷勢復原得如何?”

楚雄興奮莫名,大聲答道:“回將軍,傷勢復原得很好,雖然少了一只手,但生活無礙。如果需要,我現在還能提刀上陣,左手用刀,一樣能殺人。”說著,故意用手拍拍腰間的戰刀。戰刀的刀環鋥亮,平時應該沒少摩挲。

孫策哈哈大笑,又問了幾句楚雄的情況,楚雄一一回答。官渡之戰後,大批受傷的老兵退役,孫策舍不得他們辛苦練就的殺敵技能,便安排他們回鄉擔任亭長、裏正之類的職務,一來可以有謀生之道,二來可以繼續發揮他們的長項。這楚雄能在屯田處任職,和他退役前擔任軍侯有關。軍侯是下級軍職的頂峰,立了功,再往前升一步,他就跨入中級軍職,成為都尉了。這時候因傷退役,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不過看楚雄這副精氣神,他應該過得還不錯,沒留下什麽心理陰影。

孫策和楚雄並肩而立,像老朋友似的聊著天。楚雄非常驕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到鮮於程帶著掾吏來到孫策面前。鮮於程三十多歲,身材精瘦,面皮黝黑,不修邊幅,但看起來很精神,已經是秋天了,他還穿著草鞋,卷著褲腿,小腿上全是泥。

甘琰皺了皺眉,卻什麽也沒說。屯田處不歸太守府管轄,由長史虞翻直接負責,他就算有意見也沒有發言的資格。虞翻司空見慣,背著手站在孫策身後,只是和鮮於程點了點頭便沒有更多的反應。祖郎卻有點急了,沖著鮮於程直擠眼睛,鮮於程視若罔圍,理都不理他,爭得祖郎直跺腳。

這是多好的表現機會,你穿成這樣來是什麽意思?

孫策卻不著急。他雖然沒見過鮮於程,卻不陌生。虞翻向他匯報江東屯田進展的時候,多次提到兩個人:一個是袁敏,一個就是眼前的鮮於程。袁敏精通水利,鮮於程卻是個全才,不僅通曉水利,對選種、移苗、耕作都非常清楚,就是脾氣古怪,有點拗,還喜歡懟人。

“校尉看起來,對我們不是很歡迎啊。”

“不敢。”鮮於程不卑不亢。“我是將軍委任的屯田校尉,屯田是我的職責所在,迎接各位也是我的應盡之職。我是否歡迎並不重要,我不歡迎,難道將軍就不來了麽?”

“那倒也是。”孫策點點頭。“你不歡迎,我也一樣會來,反正我來也不是看你,只是看屯田的效果。對我來說,這份土地能出多少糧食,遠比你的臉好不好看更重要。”

鮮於程的嘴角抽了抽,沒吭聲,眼神卻有些怪異。早就聽說孫策與一般的官員不同,既有胸懷,能容人,又言語尖刻,連主持月旦評的許子將都被他罵得吐血。聞名不如見面,果然不是善茬,陰損得很。

祖郎看在眼裏,悄悄地指了指,無聲地說了四個字:“自作自受!”

鮮於程卻不在意,他打量了孫策一眼,側身相讓。“請將軍隨我來。”

孫策跟著鮮於程向前走去,阡陌之間擺了一張案,旁邊豎著一幅圖,圖上畫著屯田區的分布圖。有小吏上前,奉上一根細木棍,鮮於程接在手中,指著分布圖,就和大將排兵布陣一般,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整修,哪些地方收成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更換作物種類,一一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