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內外有別(第2/4頁)

公孫述就是最近的例子。比起公孫述,他們還有一個非常不利的劣勢,他們都是關東人,之所以趕到長安來,支持天子,是希望有朝一日大漢能夠中興,他們能成為中興之臣,榮歸故裏。如果天子只想著在益州苟活,還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

荀彧這個主意說得好是有備無患,說得不好,那就是對人心的最後一擊,最多再為大漢延續幾十年的光陰,聊以安慰罷了。荀彧當然無所謂,可進可退,他們弟兄分投各方,朝廷倒了,荀家也不會受太大影響。孫策麾下有那麽多潁川人,屆時荀彧就算不能位居三公,二千石綽綽有余。

可是別人沒有這樣的條件。

兩人沉默了片刻,劉曄強笑道:“我聽說令君和張纮有過約定,聽令君這意思,是準備認輸了?”

荀彧笑笑。“勝負未定,何來認輸?我只是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可以放棄的,又有哪些是不可放棄的。至於我和張子綱先生的約定,那不過是一時意氣。天下又豈是我和他二人能決定的?就算可以由某個人決定,那也是陛下和孫策,不是我和他。如果上蒼保佑,陛下中興大漢,我不會以為這就是我的功勞。如果孫策最後得了天下,我想張子綱先生也不會自居其功,認為他就是勝利者。”

劉曄笑了,再次舉起杯,向荀彧敬酒。荀彧微微一笑,看了劉曄一眼,也舉起了酒杯。

……

樓船停靠在碼頭,整裝待發。

孫策挽著周瑜的手臂,拍拍他的手,又看看不遠處正和麋蘭、尹姁說話的蔡琰。“公瑾,荊州的軍事就交給你了。你不要有顧忌,能造多大聲勢就造多大聲勢,反正子綱先生也說了,一年三十億出得起。”

周瑜笑著點點頭。“將軍放心,我會適可而止。若朝廷派一將率偏師而來,我為將軍破之。若朝廷全力以赴,我守住南陽,以待將軍親至。”

孫策嘿嘿笑了兩聲。“我倒是希望朝廷有這麽大的魄力。天子要是真敢來,你在前面拒敵,我在吳郡籌集糧草,集五州之力,和他一決高下,幹脆把這破罐子打爛了再說。只可惜,我覺得他沒這膽氣。”

周瑜莞爾。他也希望天子能夠鋌而走險,全力以赴的進攻南陽。主動出擊消耗太大,不符合眼前的形勢,但若是朝廷來攻,孫策也不會退縮,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正是破敵立功的良機。

“他若不來,待正名已畢,我就移兵江南,經營武陵、零陵。”

“好!”孫策一口答應。“不過進山之前,你至少要生兩個兒子,如果能生個女兒那就更好了,我們到時候做親家。”孫策看向遠處正和麋蘭、尹姁道別的蔡琰和她身邊的侍女,壓低聲音。“那小婢女叫什麽來著,墨香還是書香?我看走路姿勢不對,你是不是把她也吃了?”

周瑜窘迫不堪,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大眾廣庭之下,他可沒孫策這麽放得開。

“嘿嘿,當初說給你找兩個小姑娘,你還裝模作樣的不要,現在原形畢露了吧?這小婢女多大?十二還是十三?”

“十六了。”周瑜忍不住反駁道。

“十六了?看不出來啊,長得這麽嬌小。不過十六也不大啊,我可跟你說,女子二十之前生孩子容易難產,她這小身板,估計更夠嗆。你注意一點,別該懷的沒懷上,不該懷的倒懷上了。”

周瑜忍不住了,掙脫孫策的手,拱拱手,大聲說道:“恭送將軍,祝將軍一路順風。”

眾人見了,也紛紛大聲送行,麋蘭、尹姁等人抓緊時間和蔡琰說了幾句,搶先上了船。孫策大笑,拱手環環一揖,又指了指周瑜。周瑜心虛,生怕孫策又說出什麽不著調的話來,再次大聲說道:“奏樂,恭送將軍登船。”

準備在一旁的鼓吹立刻吹吹打打,奏起樂來,熱鬧非凡,孫策再想說什麽也沒人能聽見了。孫策哈哈大笑,向諸人示意,轉身上船。在鼓吹聲中,隨從將士隊魚貫登船,水手們解纜、升帆,巨大的雲帆被風吹起,樓船緩緩駛離江岸。

看著案上的人影越來越小,漸漸分辨不清面目,孫策轉身回艙,挺拔的身影也垮了下來。麋蘭、尹姁迎了上來,孫策脫了大氅,遞給麋蘭,又脫了外衣,遞給尹姁,然後張開雙臂,伸了個懶腰,抱在腦後,靠在榻上,吩咐道:“到柴桑之前,誰也不見,我要好好放松一下。再不走,他們不嫌累,我都累死了。”

麋蘭掛好大氅,蹲在榻邊,為孫策脫了鞋,又拉過被子蓋好。“你是得好好休息兩天,養足精神,到了豫章要見楊公,少不得又要勾心鬥角,討價還價一番。這種事最傷神了。”

孫策笑了笑。“見楊公有什麽傷神的。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不談,我請他吃個飯,給權姊姊和楊德祖一個面子,然後送他一筆程儀,請他回長安。與敵人打交道不難,與自己人打交道才難,你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