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 好學的天子(第2/2頁)

“你今天與往日不同,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荀彧愣住了,茫然地看著天子。“陛下,臣……有什麽不同?”

“昨天離宮的時候,你還心事重重,今天回來,又發生了這麽多事,你卻若無其事,談笑間就把孔融說得啞口無言,這難道不奇怪嗎?”

荀彧啞然失笑。“陛下,臣之所以沒有心事重重,是因為臣在進宮之前就找到了解決之道,準備好了對付孔文舉的辦法,有備而來,自然不亂。準確的說,這其實不能算臣的建議,而是臣掠人之美。”

“掠人之美?”天子想了想。“什麽人,能有這樣的高明見解?”

“其實也不是高明,而是身處之地不一樣,有很多看法自然也不一樣。”荀彧取出那篇《士論》,遞給天子。“陛下,為臣出謀劃策的人,是從這論中得益最多的人,也是陛下熟悉的人。”

天子一點即透。“唐夫人?”

“是的,臣建議頒行《士論》,讓老臣們去著書,騰出官職,征辟涼州士人,與諸部和親,都是唐夫人的建議。臣只是稍作修改而已。”

“就這些?”

荀彧舔了舔嘴唇,嘴唇破了個口子,有點疼。“就這些。”

天子將信將疑,看了荀彧兩眼,沒有再追問。他看看四周,神色忽然有些扭捏。“令君,除了這篇《士論》,你可曾聽說過蔡琰的其他著作?”

荀彧心中一動,想起唐夫人在纏綿之際提起的那部書,臉上有些發燙。好在夜色深重,天子也看不清楚。他點點頭,強作鎮靜。“臣聽說蔡琰還著有一部《天下至道談圖釋》,專注房中養生的。”

天子有些急切。“你讀過嗎?”

“讀……過。”荀彧有點尷尬。“陛下,你想讀?”

“我已經讀過了,只是不知真偽。令君,你說這九交不泄可通神,是真的嗎?”

荀彧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盯著天子看了一會兒,這才意識到自己太失禮了。他收回目光,低下頭,想了想,重新擡起頭時已經恢復了平靜。“陛下,孟子雲:盡信書,不如無書。九交不泄是否可通神,臣不敢妄論,就臣所知,即使是修道之人也沒有能做到的。臣以為,九為至數,通神乃是房中至高,必非輕易能及。陛下身荷中興重任,日理萬機,焉能如閑雲野鶴,一意修行?且老子有語,不求而求,不爭而爭,陛下著意於道即可,卻不必在意是否一定能得道。用意過重,反而不美,陛下豈不念孝桓帝、孝靈帝英年早逝之悲乎?”

天子有些失望,沉默了片刻,又道:“令君,你說這男女平等,將來這女子會不會要像男子娶妻納妾一樣,同時嫁給好幾個男子?我總覺得,這男女之事……”即使是燈光下,天子臉上的尷尬也無法掩飾,他強笑了兩聲,咂了咂嘴,轉過頭,看向別處。

荀彧心中恍然,不禁心酸不已。這就是孤兒的痛苦,沒有父母的引導,很多事都不知道從何著手,尤其是在這個年紀。女子十四,男子十六,腎氣盛,天癸至,諸多生理變化,如果沒有人引導,會生許多無端恐懼。原本宮裏應該有宦官或宮女來輔導,但現在宮裏簡陋,除了郎官,連侍候的人都沒幾個,能關心天子生理變化的人一個都沒有,就連他潛意識裏都把天子當成一個英主,卻忘了他首先是一個孩子,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有很多問題卻找不到人問。

天子如此,公主也不例外,回頭還得做出補救才行。這件事,唯唐夫人最適合。

“陛下,臣疏於考慮,讓陛下不安了。”

天子很窘迫。“令君,不是我……”

“陛下不必擔心,男女陰陽,其實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男子為陽為剛,女子為陰為柔,論氣力,男子更強,論持久,女子占優。譬如走路,初行之時,男子當先,若是長達數十裏、百裏,則女子氣力更為悠長。此天地造化,各有所長而已,所以古之賢者才會留下《天下至道談》這樣的典籍,以參齊長短,調和陰陽。”

天子如釋重負,默默地點了點頭。

“至於這女子像男子娶妻納妾一般,臣以為不太可能。”

天子奇道:“為何?”

“男婚女嫁,為了是延續血脈,男子施精,女子受孕成胎,乃有兒女。男子施精不過一刻,故一男多女,可使種嗣廣布。女子懷胎十月,縱有多夫又有何益?”

天子笑了。“還是令君博學多聞,令人茅塞頓開。有令君在,我心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