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力不從心(第2/2頁)

“為什麽?”

“因為關中布匹價格高,有利可圖。本地百姓大部分剛剛溫飽,還不知道將來能否如此,就算手上有錢也不敢用,要存著以備不測。至於那些剛從關中、洛陽遷來的百姓,就更不敢將有限的收入用於添置新衣了。我查了一下,他們很多人都在工坊做工,因為做工的人太多,傭工的價格一降再降,幅度超過布匹價格的下降。”

張纮一聲長嘆。“將軍有所不知,南陽這兩年的賦稅增漲很快,幾乎每年增漲兩到三成,賦稅增加是好事,可是增加的問題卻也讓人應對不及。就拿宛市來說,以前只有不到千戶,現在已經超過兩千,商戶倍增,市吏數量不足,每個人都要承擔更多的事物,俸祿卻不增,難免有人不滿,中飽私囊的現象屢禁不止,查得嚴了,很多老吏寧可去職,人手更不足。查得松了,吏治敗壞,一發不可收拾。將軍,我們現在也是焦頭爛額啊。南陽如此,南郡、江夏的情況只會更嚴峻,論治民理政,李通、文聘不如閻象遠矣。有空你問問杜畿,看他怎麽說。將軍,我總覺得自己就像一頭老牛,力不從心。”

看著一臉無奈,甚至有些沮喪的張纮,孫策點了點頭。他知道問題所在了。張纮當年曾提醒郭嘉,法家凡事務求控制的做法難以實現,他現在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經濟快速增漲,尤其是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對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那一套管理辦法跟不上了,通曉政務的官吏數量不足,已經開始拖後腿。

政務堂的建立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