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生死兩難(第2/2頁)

孫策撚著手指,微微頜首。關於要不要放審配回去,他和郭嘉有些分歧。

郭嘉倒不反對放審配回去,但是他認為現在不行。審配談不上名將,但也是個聰明人,這一次戰敗,下一次肯定會吸引教訓。審配是冀州名士,在冀州將士心目中地位尊崇,影響力非一般人可比。他性情又自負,受此奇恥大辱,有機會報仇肯定要拼命,到時候又是一場硬仗。

十天之內,接連龍淵、黃水兩場戰役,孫策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傷亡也不小,需要時間修整、補充,尤其是黃水之戰,有兩千多將士受傷比較重,也需要時間來冶療、休養。

針對這些情況,郭嘉的意見是可以放,但現在不放,扣著審配,審英等人就不敢輕舉妄動,孫策可以一心一意地對付袁紹。等擊敗袁紹,再放審配回去,讓冀州系和汝潁系內鬥。

不能說郭嘉的意見不好,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袁紹心虛了,決定撤退怎麽辦?如果荀衍趁著這個機會掌握兵權怎麽辦?對孫策來說,正當壯年的荀衍絕對比審配更有潛力,而且荀衍是汝潁系,他是會支持袁譚的,審配卻是反對袁譚的。在他暫時無力進攻冀州的情況,如果冀州系遭受重創,汝潁系獨大,他等於和冀州人結了死仇,卻替袁譚拔了刺。

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他才不想做。權衡利弊,還是拿審配換幾百匹好馬更實在。

“有些事,他看得懂也未必學得會。”孫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