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同而不和(第2/2頁)

殺死劉虞後,公孫瓚自領幽州牧,委任官吏,一時間風光無限,但好景不長,隨著袁紹大軍的逼近,各郡縣世家豪強紛紛起事,殺死公孫瓚委任的官吏,僅僅幾天時間,公孫瓚能控制的地盤就只剩下涿郡、上谷,漁陽控制在劉備手中,一直沒有表明態度。

按公孫瓚以前的脾氣,他此刻應該悍然處理,將所有的反對者全部殺死。可是這一次,他沒有這麽做。有人說他是自知理虧,有人說他是懼怕袁紹,眾說紛紜,公孫瓚自己卻沒有任何回復,似乎是默認了這些猜測。

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送往長安的劉虞首級被人劫走了,長安卻派來了新的幽州刺史,而且是素有威名的臥虎張則,不承認公孫瓚的意思很明白。公孫瓚必須盡快做出決定,是接受張則,承認朝廷的決定,還是趕走張則,徹底與朝廷翻臉。等張則入境,與鮮於輔等人聯合,公孫瓚就被動了。

面對這個困境,關靖建議:派公孫續到平輿,就像馬騰、韓遂一樣與孫策結盟,借孫策之勢與朝廷談判,以尊崇朝廷為條件,換取朝廷對他的承認。請孫策出兵兗州,牽制袁紹的兵力。聯合劉備,共抗袁紹。

公孫瓚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擦拭孫策送給他的刀,將刀擦得一塵不染,光可鑒人,白馬無敵四個字更是纖毫畢現,清晰得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