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天生有才(第2/2頁)

即使是在平輿,這也是一般世家幾輩子都未必能遇到的事,更何況是東城這麽偏僻的地方。

孫策對魯肅越看越賞識。兩人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孫策便開門見山,問起魯肅對當前形勢的見解。

歷史上的魯肅有著名的榻上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張纮的江都對並稱。其實細說起來,魯肅的榻上對最為難得,因為他獲得信息的來源最少。張纮年輕時曾遊歷洛陽,交往的都是名士,見多識廣。諸葛亮雖說在隆中隱居,可他是半隱居,與他交往的龐德公、水鏡先生、他的丈人黃承彥、兩個姊夫都是荊州名士,是當地的精英階層,還有機會參加劉表舉辦的聚會,有很多信息來源。而魯肅困居東城,能接觸到的人非常少,他能提出榻上對的構想,更多是出於自己的悟性。

如果不是周瑜英年早逝,榻上對得以實現,隆中對連面世的機會都沒有。

說起來,這件事的根源還在孫策。如果孫策沒有遇刺身亡,魯肅就有機會向他而不是孫權提出榻上對,以他的用兵能力,可以分擔大部分戰事,周瑜也不用那麽拼命。

現在,彌補這個遺憾的機會來了。雖然形勢與原本的歷史大相徑庭,但魯肅不知道這些,他會按照他的慣性提出屬於他自己的見解,只是不知道會與郭嘉、張纮等人的建議有什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