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無處話淒涼(第2/2頁)

數日後,陶謙率軍退回徐州,留下一萬人給陶應鎮守彭城,自己回郯縣去了。青州黃巾聲勢復熾,徐州黃巾也可能蠢蠢欲動,他必須趕回去主持大局。離開之前,他和陶應詳談了一回,得知孫策對陶應很關照,陶應的進步也非常明顯,他很高興,答應了孫策從徐州招募人士的請求。

很快,秦牧趕了回來,帶著麋芳和三百騎士。麋家實力雄厚,這三百騎士都是精銳細選出來的,身體素質不比親衛騎的騎士差,只是缺少系統化的訓練,戰鬥力尚有不足。麋芳本人武藝不錯,騎射嫻熟,是從小就下了不少苦功的。孫策很高興,讓麋芳進親衛營擔任軍司馬,做秦牧的副手。

麋芳大喜過望,連連稱謝,發誓要努力訓練,早點跟上親衛營的步伐,不給孫策丟臉。麋竺收到消息後也很高興,和孫策合作的信心更足。他向陶謙提出運鹽入豫州、荊州,和孫策做生意。

陶謙欣然同意。

順利擊退劉備,穩住北部防線,孫策回師南下,準備討伐陳登。

四月初,孫策回到相縣。蔣幹帶著張昭從彭城趕來。張昭拖家帶口,連藏書都一卷不落,全部帶了過來。與他同行的除了兒子張承,還有侄子張奮,都是十四五歲的少年。

孫策很高興,與張昭深談了一回,當即決定聘請張昭任汝南郡學祭酒,待遇比照蔡琰。張昭不知道蔡琰是誰,聽完孫策的解釋,得知是蔡邕之女,臉色稍緩,卻還是不以為然。

“區區女子,就算有些才學,豈能為師,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孫策笑笑。“要不這樣,張公去宛城一趟,見見蔡琰,考考她的學問。如果她真的不合格,我就將她免了,由張公接任,以免耽誤了那些孩子。如何?”

張昭慨然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