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李嚴

祭文原本決定由蔡邕寫,石碑都已經刻好了,就等著樹起來。孫策臨時決定由蔡琰寫,一切都要推倒重來。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刻碑來不及,可以先書丹,正好再讓蔡琰亮一下她的書法。

蔡琰文思敏捷,幾乎是一揮而就。孫策是半文盲,勉強知道她在說什麽,卻看不出妙處。杜襲讀了文稿之後,卻眼前一亮,贊不絕口,連稱蔡琰是女中魁首,不亞男子,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也佳。孫策和他開玩笑說,那就請她給你曾祖父的畫像寫贊吧。杜襲笑著說求之不得,歡天喜地的去準備了。他做事極有章程,預備的石料不少,並不費事,說一聲就行。

見時間已經延誤,急也沒用,孫策索性將行程延後兩天,借著這次機會和世家進行接觸。在他的示意下,閻象放出風聲,孫策有意轉讓一些技術,包括轉讓費都可以分期支付,還要采購一些大宗的辦公物資,量大價優,還可以前先期付款,幫助擴大生產。

消息一放出,立刻有人動心,閻象、黃承彥也和蔡邕一樣忙了起來,不斷有人來問候,或是拐彎抹角,或是開門見山,詢問有哪些項目可以合作,又要采購哪些物資。

閻象、黃承彥很默契,只談意向,不給承諾,最後給誰不給誰,只有孫策能定。

抓住時間空隙,孫策和周瑜、閻象等人商議,擬出一個待辦事務的清單,算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草案。孫策實際行政經驗很少,他只提供大方向,具體事務還是由閻象處理。杜襲雖然決定要離職返鄉,但他還是參與了會議,提了一些意見。

閻象對杜襲非常欣賞,對他的離職表示極為遺憾,但他和孫策的意見一樣,絕不勉強任何一個人。寧可暫時辛苦一點,也不強留誰,力爭好聚好散。

隨著離職返鄉的人員名單確定,替補人員的確定也很快提上了日程。在閻象報上來的名單中,孫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李嚴李正方。他不知道是不是歷史上那個李嚴,但是從年齡和籍貫來看應該不會錯。

通常情況下,閻象報上來的名單孫策只是看一下,一般不會約見,更不會否決,哪怕裏面有些人未必合適。閻象是袁術舊部中最配合的一個,這點面子孫策要給,實在不合適,到時候自有考核說話,閻象也不會有什麽意見。

但是這個李嚴,孫策很想見一見。

閻象二話沒說,立刻把李嚴叫了過來。李嚴現在是戶曹從吏,是太守府的一員,只是他前段時間一直在各縣催繳錢糧,不在宛城,所以孫策沒見著。也正是因為他辦差勤勉,閻象才覺得他是可造之材,這才列入升職名單。

李嚴很年輕,比孫策還小兩歲,過了年才十六,在太守府做事也只是幾個月的時間,是孫策入主南陽之後才入職的萌新,但他眼神很堅定,而且膽子很大。面對孫策,他昂然直視,沒有一點膽怯之意。

“讀過什麽書?”

“論語,孝經,左傳。”李嚴頓了頓,又道:“戰國策,孫吳兵法。”

“喜歡統兵?”

“我……想出將入相。”

“既然想統兵,為什麽沒去講武堂求學,卻做了郡吏?你這個年齡,如果進講武堂學一年半載,再到軍中任職,應該很快就能出人頭地。”

李嚴遲疑了片刻,重新擡起頭,眼神更加銳利。“城外的田產被將軍分了,城裏的宅第又毀於戰事,生活困頓,做郡吏能領俸祿,養家糊口,解燃眉之急。”

孫策被他的眼神刺得心中一緊,隨即又笑了。“你家原來很有錢?”

“不算有錢,幾代人辛苦,才積攢了良田二百五十畝,宅院一區。”

“家中有多少人?”

“祖母,父母,未婚的叔父二人,小姑一人,兄弟三人,妹妹兩人。”

孫策大致估算了一下。李家這情況最多算溫飽,離豪強還差得很遠,應該屬於被誤傷的那一類。要不然李嚴不至於還有兩個叔叔未婚,這種事不稀奇,一個政策推行過程中肯定會走形,何況這次是暴風驟雨式的敵我鬥爭。

“你家這樣的情況多嗎?”

“不少,我這幾個月周巡各縣,看到不下百十起。我已經全部記錄在案,呈報閻府君。”

閻象表示認可,的確收到了李嚴的報告,但是還沒有報給孫策。

孫策點點頭,看看手裏的李嚴升遷計劃。李嚴原本只是戶曹的一個鬥食小吏,閻象打算將他安排到宛縣的縣丞手下為吏,俸祿百石,算是升半級,很妥貼的一個安排。孫策將計劃還給閻象。

“安排人員清查這類被誤傷的中等門戶,能還的還,不能還的按價補償,妥善安置。”

“喏。”閻象接過計劃,又用眼神示意孫策如何安排李嚴。他看得出來,孫策對李嚴很欣賞。孫策卻什麽也沒說。只是鼓勵了李嚴幾句,囑咐他有機會去講武堂旁聽。李嚴致謝,躬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