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案後(第2/2頁)

沈冷點頭:“知道,還有你愛吃的蓮蓉餅,先生愛吃的棗泥糕。”

沈先生愣在那,然後長長嘆了口氣:“你們倆……氣死我了。”

茶爺笑道:“再買回來一些蘿蔔吧,我給先生做個蘿蔔湯,順氣。”

沈先生哼了一聲,然後噗嗤一聲笑了:“你們倆啊……真的是讓人操不完的心,偏偏你們倆自己還都覺得日子挺好過,一點兒都不憂患。”

沈冷道:“先生是吃青蘿蔔還是紫蘿蔔,要不然來點小水蘿蔔或者胡蘿蔔?”

沈先生:“滾……”

未央宮。

皇帝已經坐在那發呆了好一會兒,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兩個人始終都在身邊陪著,皇帝不說話,兩人也都不說話,只是靜靜的陪著。

許久之後,皇帝長長吐出一口氣。

“朕剛剛一直都在試著感受自己內心之中對於長澤的死到底有多難過,有多感傷,按理說,應該痛徹心扉,可是朕只是難過,沒到痛徹心扉的地步。”

這話一說出口,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都有些茫然,陛下忽然說這些做什麽?現在不應該是說這些的時候啊。

“長燁。”

皇帝看向太子李長燁,很直接的問道:“賴成剛剛進來對朕說,有人私底下在議論說長澤的死和沈冷有關,你覺得會和沈冷有關嗎?”

“不可能。”

李長燁立刻說道:“這件事絕對不可能和親……和護國公有關。”

皇帝臉色釋然了些,他問:“為什麽這麽想?”

李長燁回答:“不是兒臣這麽想,而是事實,如果需要去想想才能確定的事,那麽就有可能其實不確定,想都不想就能確定的事,才是真的確定,兒臣想都不用想也確定這件事和護國公一點兒關系都沒有,所以也就說不上為什麽。”

皇帝的眼神裏閃過一抹欣慰,他擡起手在李長燁的肩膀上拍了拍。

“人要保持最起碼的信任,尤其是對應該信任的人,你說的很對,也做的很對……歷史上不是沒有教訓,楚時候,大將軍徐驅虜戰功卓著,以一己之力力保楚國安穩,楚本已如大廈將傾,是徐驅虜力挽狂瀾。”

他看了李長燁一眼後繼續說道:“可是後來,楚皇一直都懷疑徐驅虜有反心,最終還是毒殺了這一代功臣,徐驅虜死的冤枉,楚也因此而走向衰亡。”

李長燁道:“兒臣一直用這件事以自省。”

皇帝嗯了一聲,呼吸的聲音稍稍顯得有些粗重,雖然他面上看起來平靜,可實際上又怎麽可能真的平靜,他嘴上說著不是痛徹心扉,可心裏的疼還是猶如刀割一樣。

曾經有那麽一個時期,皇帝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親手結束這段孽債,可又下不去手。

那時候他覺得自己是真的失望透頂,便是絕望,對一個人絕望之下,還能有什麽感情可言,多半只剩下厭惡而已,說不定還是兩相厭。

然而當他得知李長澤已死之後,那一瞬間他覺得天旋地轉。

“父皇,韓大人會查出來的。”

李長燁道:“他已經趕去清霸郡了,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送回長安。”

皇帝點了點頭,眼神飄忽了一下,有些話他想到了,但不會對自己兒子說。

京畿道。

官道上,韓喚枝的馬車飛馳向前,可是馬車依然平穩,坐在馬車裏的人幾乎都感覺不到有多少顛簸。

韓喚枝閉著眼睛坐在那像是睡著了,可是看他眉頭緊鎖就知道他怎麽可能睡得著,這事雖然是他安排的,但是當結果出現之後,他心裏也難以平靜。

坐在對面的千辦方拾遺一直都在看著韓喚枝的臉色,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

他之所以和韓喚枝同行並不是韓喚枝的命令,而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他現在已經是東宮的人了,太子殿下讓他隨韓喚枝一道去清霸郡查明真相。

“你為什麽一直看著我?”

閉著眼的韓喚枝忽然問了一句。

“大人。”

方拾遺問道:“這件事到底應該是個什麽定論才合適?”

韓喚枝睜開眼睛看了看方拾遺,然後又閉上眼睛。

“查了再說。”

他的回答有些模棱兩可。

方拾遺卻點了點頭:“屬下知道了。”

有些時候吧,沒有肯定的回答,模棱兩可的態度,就是另外一種肯定。

方拾遺這樣的人,腦子又不笨,他之所以問,只是想知道自己回去之後應該給太子殿下一個什麽交代,而這個交代,必須經過韓喚枝的同意。

方拾遺往後靠了靠,也閉上眼睛。

“殿下讓你問的?”

韓喚枝忽然問了一句。

方拾遺搖頭:“屬下自己想問的,殿下不會想問的。”

韓喚枝沉默片刻,忽然間覺得方拾遺這句殿下不會想問的,有些意思。